钱洪发:西北棋坛的一座高峰
----纪念西北棋王钱洪发去世二十周年
※ 李子树(李双胜)
一:颠沛流离的青少年时代
1936年2月23日(农历二月初一日),钱洪发出生在天津市闸口街吉祥胡同一个回民家庭,他的父亲靠卖牛杂碎为生。钱洪发出生时,家里人口达到七口,一天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张张。因此,钱洪发七八岁的时候,还光着屁股在胡同里跟穷伙伴们厮混。不知不觉中,他跟上小伙伴,竟然学会了下棋,而且,小伙伴们很快不是他的对手。
因为家庭困难,钱洪发10岁的时候才开始上学。但在这时,家庭发生变故,钱洪发慈祥的母亲患病去世了,不久,他的姐姐也因悲痛难抑,吞金自杀。这些变故,给钱洪发的心灵,受到难以磨灭的打击,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在三、四年时间里,钱洪发换了六七所学堂----由于家里穷,掏不起学费,哪家收钱少,就到哪里去。他一边要上学,一边要照顾小妹妹。所以,学业时断时续,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后来,父亲续娶,又生了一男二女,家中的负担更重了。14岁那年,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钱洪发也摆起了卖五香花生米的小摊子。每当中午,顾客稀少的时候,小贩们就凑到一起,聊天的、下棋的,自得其乐。街上有人下棋,钱洪发就蹲在旁边看。有一天,一位摆摊子的老头,找不到下棋的对手,见钱洪发经常爱看棋,就硬拉他陪自己下棋。本想着在少年身上寻找一种砍瓜切菜的感觉,没想到,一上场就被钱洪发连砍数盘。初次上场交锋,居然连战连捷,不仅令老头目瞪口呆,就连钱洪发自己也难以置信。老头擦了额头上的汗,连声说:“你小子行啊!厉害厉害!”此时,其他几个摊贩颇不服气,联合上场,全力对付钱洪发。但,
他们也是输多赢少,无可奈何。一个摊贩说,这娃娃有下棋的天赋,建议到棋社找高手,说不定还能提高水平,下出名堂。
傍晚收摊,钱洪发就往附近的“天津三不管”棋社跑。 “三不管棋社”的常客中,有当时的津门弈林名手王家元、庞霭庭、钱梦吾、武凤林、艾子厚等高手,也有南来北往的各地高手在此驻足。在这些高手的点拨下,钱洪发进步神速,十五、六岁时,已经能够与天津市二、三流棋手分庭抗礼了。
1953年底,钱洪发离乡背井,到遥远的甘肃省兰州市投奔开肥皂作坊的叔父,去学一门手艺、谋个营生。行前,天津棋界前辈钱梦吾先生高兴地说:洪发,到兰州很好啊,兰州有个彭述圣高棋,去了拜访一下,那可是大高棋啊!到兰州以后,叔父嫌耽误干活,管束甚严,不让他去找彭高棋下棋。春节过后,天津一位喜欢象棋的张记商人来兰州经商,找到钱洪发,问他向彭高棋对弈的情况,得知原委,便向钱洪发叔父说情,才得到允许。
1954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四,星期一,兰州城隍庙。年方十八的钱洪发,化名为“钱武扬”,会战了八十高龄的彭述圣高棋。彭高棋说,你十八,我八十,这棋怎么下呢?他问的意思是让马还是让先?彭高棋提出抓马,但“钱武扬”只求双先。彭高棋久经战阵,知道来者不善,不敢轻视,立即打起精神,小心应对。第一局“钱武扬”输了,第二局他抖擞精神,专心致志,投身棋中,忘记对方是威名远扬的彭高棋,一心在棋盘上调兵遣将,运子取势,中局时一度占得大优局面,旁观棋迷都为彭高棋捏了一把汗。但他毕竟久经沙场,老谋深算,残局功力更佳,棋势处于下风时,临危不惧,巧妙运子,反夺先手;“钱武扬”久攻不下,心中急躁不安,患得患失,竟然走出漏着,遗憾落败。这一天,兰州棋坛名流王和生在一旁观战,从第一局对局,他就看出“钱武扬”水平高超,非普通棋手可比。于是,他将第二局作了对局记录留存。对弈结束后,他对彭述圣高棋说:“此子着法不凡,日后大可深造。”彭高棋点头称是。
在叔父的肥皂厂干了一段时间, 当时正在进行工商业改造,面对社会变革,叔父心神不宁,企业经营也不景气。钱洪发决定离开兰州,先后去西藏、青海、北京等地去闯荡,寻找贾题韬等象棋高手学艺,棋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崛起于陇原棋坛
1959年秋天,钱洪发第三次到达兰州,那时正是国家和人民灾难深重的岁月,全国人民都饥肠辘辘,谋生艰难。兰州街头的行人步履艰难,面有菜色,谁还有心思下棋?彭高棋86岁高龄,卧病在床,兰州隍庙不复当年的热闹景象。几年内,他先后转悠过东岗油脂厂、七里河油脂厂等五个企业。在此期间,不管失业的味道如何苦涩,他从不放弃钻研棋艺,许多古谱正是在这几年背熟的。1960年春节,彭述圣高棋去世,享寿八十七岁。此后,兰州棋坛由王和生雄执牛耳,多次主持象棋比赛,对“崭露头角”的钱洪发关注较多,也经常交往,促进了钱洪发棋艺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六十年代,羽翼渐丰的钱洪发,不再满足于在城隍庙、五泉山、白塔山及城里茶馆里与人下棋了,他渴望能够与兰州一流高手一决高下,向全国棋坛冲击。在王和生主持的几届兰州市和全省比赛中,钱洪发的成绩逐年上升。兰州一般棋手,多败其手下,仅管必仲、李宗德、魏长林等三几人与其可以争锋。尤其与土生土长的“尕高棋”魏长林难分伯仲,成为一时瑜亮。
1963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举办西北、西南五省市棋艺友谊赛,邀请甘肃兰州、陕西西安、云南昆明、贵州贵阳及四川成都五省市的十多名象棋高手参加比赛。受甘肃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委托,甘肃棋坛名宿王和生主持选拔,魏长林、钱洪发、武延福三人获得前三名,由王和生带领三人代表甘肃兰州前往成都参加五省市棋艺友谊赛。结果,四川队刘剑青、陈新全、陈德元三人囊括前三名,钱洪发名列第四,西安马长安名列第五。于是,棋迷戏称钱洪发是云、贵、陕、甘四省冠军。王和生说:“钱洪发具有虚心看谱,钻研名手选局及惯战强敌之优点,故蒸蒸日上,诚非偶然。”这是钱洪发大师出道以来首次参加省外大赛,为他日后冲进全国棋坛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钱洪发异军突起,于1964年夺取了兰州市象棋冠军,继而又获省赛亚军。自此,他名声大噪,得到了兰州棋迷的广泛认可。
1965年, 年近而立的钱洪发在甘肃省象棋比赛中一举夺取全省冠军,无可争议地代表甘肃参加了在银川举行的全国大赛。经过18轮的积分循环制比赛,钱洪发仅获第20名,但他先后战胜了江苏戴荣光、安徽麦昌幸、广西严鉴宗、吉林徐子言等棋坛名将,逼和了“东北虎”王嘉良、浙江名将刘忆慈、广东名将陈柏祥、辽宁名将孟立国等著名棋手,其中面对东北虎、三届全国亚军王嘉良,钱洪发敢打敢拼,毫不畏惧,走出了不少精警的着法,后手反先,迫使王亚军在下风中苦苦守和。那雄劲泼辣的棋风与灵活多变的中局功夫引起了行家的注意,当时全国惟一的《象棋》月刊登载的名手对局,钱洪发一个初出茅庐者,竟然占了八局之多。次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赛上,钱洪发在乙组五胜三和三负,积13分,在全体参赛选手中并列第17名,名次比上一年进了一步。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钱洪发以前常去的五泉山麻尼寺、白塔山百花茶亭的棋摊被取缔了,他只好自己跟自己对阵,摆棋、拆棋,反复研究新的变化,尤其对自己在全国赛上输掉的对局,更是不断拆解,寻找失利的原因。当时,钱洪发担任七里河润滑油脂厂厂长,虽然是个街道办的小企业,但钱洪发工资达82元,算是较高收入者。他小心谨慎,不加入派别组织,不介入运动中的闲杂事,但在奇葩的岁月,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196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钱洪发在厂里值班时,妻子前来取钥匙,递钥匙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一张报纸上,戳了一个窟窿。钱洪发当时没在意,可是,一个积极分子发现了,立即告发。原来,那划破的地方,翻过来一看,正好在“伟大领袖”巨幅相片的位置。立即,一顶“现行反革命”的帽子把他捂进了“牛棚”。
“牛棚”里,谁敢下棋?!何况,即使敢下,也没有象棋。可对棋已迷恋得着魔似的钱洪发,只好另辟蹊径----在心里摆棋、拆棋。那时候,他脑子里一天净想的是怎样使用屏风马、如何对付当头炮,将中炮对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等各种流行布局,在大脑里一遍又一遍地想,一遍又一遍地拆解不同变化,寻找对抗的路径。这种微闭双目、嘴角蠕动的样子,在看管人员看来,既像是闭目养神,又似神经出了问题,由于他们对各类在押人员的不同神情见得多了,也不在意,以为此人大脑受了刺激,哪知他脑子里却进行着激烈的两军撕杀。
时间长了,钱洪发养成了下盲棋的习惯,吃饭、睡觉、走路,连蹲厕所,他都在下棋,甚至批斗会也不例外。一次,七里河区开批判大会,他也被拉去接受批判。会议一开始,他照例奉命低头弯腰,然后就在脑子里下他的棋去了。快到散会时,他的一盘好多天没解开的棋正好解开了,于是突然兴奋得笑出了声,这一下被主持会议的人看见了,说他不老实,照着后脑勺就是几皮带,然后责令他干一些打扫厕所、清除粪便等又脏又累的活。
“牛棚”这样的逆境中,钱洪发终于练就了一手绝招----盲棋。“文革”以后,钱洪发应邀到不少单位作过多次一对多人盲棋表演,在他精力最好、水平最高的时候,能够同时对弈十一盘盲棋!
三:金戈铁马的巅峰十年
全国棋类锦标赛直至1974年才恢复。钱洪发受甘肃省体委的委托,积极组建甘肃象棋队伍,参加了7月5日至8月5日在成都市举行的全国赛。钱洪发在比赛中先后战胜北京臧如意、江苏徐乃基、安徽丁晓峰、湖北陈富贵、山西张致忠,战和陕西马长安、广东刘星、上海朱永康、黑龙江王嘉良、天津黄少龙等名将,获第19名。次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象棋比赛预赛中,钱洪发分在第五组,该组十七名选手进行了大循环比赛。从第六轮开始,他如有神助,一鼓作气,取得令人恐怖的十连胜,先后胜贵州王华乾、青海丁沧原、江西刘根宝、上海汪士龙、天津陆玉江、福建吴可夫、北京孙耀先、安徽张元启、辽宁赵庆阁、浙江何如,以积28分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名,与上海汪士龙携手出线。十连胜的战绩,在其它五个小组没有出现,胡荣华在第四组以九连胜的战绩紧追其后,积28分的选手也仅钱洪发和第一组的广东杨官璘。赛场内一些棋手惊呼:“金钱豹来了!”此后,钱洪发的绰号“金钱豹”也就不胫而走。在九月分的决赛中,钱洪发夺取第五名,进入象棋国手行列,刷新了武延福于1959年获第六名的我省最高纪录,实现了自己棋艺生涯新的突破,也成为当时西北棋手在全国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甘肃省体委将钱洪发从七里河润滑油脂厂,调入甘肃省体工大队,任象棋队专职队员兼教练员。
1977年在太原市举行的全国中国象棋赛中,钱洪发祭出“高左炮”这一新式武器,战胜了东北炮的代表人物赵庆阁,为顺炮局开辟了全新的进攻路线,在赛场引起很大的反响,可谓一鸣惊人。决赛中,钱洪发与天津黄少龙、吉林梁文斌三人并列第三名,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成为首位冲进全国三甲行列的西北棋手,也成为当时全国棋坛公认的顶尖高手之一。
熟悉钱洪发棋风的人都清楚,他下起棋来像个猛张飞,粗犷凶猛,杀法骁勇,但易受情绪影响。1980年春的福州大赛,钱洪发分在第二组。一上阵,他就猛冲猛打,结果栽了大跟头,跌到了丙组。1980年8月,钱洪发参加了四川乐山大赛。在丙组十二名棋手中,钱洪发先后战胜四川甘奕祜、蒋全胜、云南何连生、上海林宏敏、辽宁孟立国、甘肃刘水,战和内蒙古施觉民、秦河、江苏李国勋、北京傅光明,第四轮负于辽宁赵庆阁,以六胜一负四和的战绩,取得丙组第二名,获得晋升乙组的资格。1981年的 “鹿城大战”中,钱洪发下定决心要打入甲组。在乙组十人循环大战中,钱洪发一鼓作气,连胜黑龙江孙志伟、安徽张元启、邹立武、江苏戴荣光,第七轮,钱洪发遇到了多次让自己吃尽苦头的“十连霸”胡荣华。他再次祭出飞刀,抓住胡荣华行棋中的微弱软步,趁虚而入,双车蛟龙出海,马炮腾挪奔突,如愿以偿地迫使棋坛“十连霸”胡荣华签定城下之盟,晋升为甲组棋手,成为实行升降级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唯一从丙组打进甲组的棋手。1982年4月下旬,国家体委批准象棋、国际象棋实行等级制度,钱洪发成为全国首批取得象棋大师称号的棋手。
被授予象棋大师称号,再加上打入甲组,钱洪发显得雄心勃勃,更想力争上游,准备1982年在甲组比赛中来一个大拼搏。因为,甲组选手十二人,只要努力拼搏,就有50%打入前六名的机会。但是,原定三年不变的竞赛制度在1982年又变了,面对新的赛制,钱洪发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面对,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棋艺上,从体力、尤其是技术上做了多方面准备,不抱侥幸,准备打实力。参加全国个人赛之前,钱洪发就向挚友表示:拼老命也要打进前六名。1982年全国棋类比赛中国象棋个人赛,于12月5日至20日在成都市举行,钱洪发出战十三场,六胜五和两负,与胡荣华、吕钦积分相同,仅次于二冠群雄的李来群。最后因对手分略低而屈居胡荣华与吕钦之后,坐第四把交椅。至此,钱洪发大师从1974年重新出山以来,至1984年的十年间,三次进入前六名,书写了他棋艺生涯的辉煌一页,成为西北棋手的一面旗帜,也成为公认的西北棋王。
1984年全国棋类比赛中国象棋个人赛于11月25日至12月9日在“象棋城”广州举行,钱洪发前七轮取得六胜一和的佳绩,独自领跑,被称为半程冠军。但是, 后面几轮却一局未胜,跌落到第九名。这次比赛,对于钱洪发来说,是争夺前列名次机会最好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秀迅速崛起,老将纷纷退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都不允许了。1985年以后,甘肃新秀李家华继承钱大师衣钵,参加全国比赛,并于1987年杀进全国个人赛前十名,成为钱洪发之后甘肃第二位象棋大师。1989年以后,钱洪发大师彻底退出个人比赛,但他仍然带领甘肃代表队征战全国团体赛,至1993年后完全退出,让李家华挑起大梁。对于钱洪发大师的经历,象棋特级大师刘殿中的评价,客观而又中肯:他虽多次进入全国优秀名次,却未能登上冠军宝座,有人说是“性格决定人生”,这大概就是宿命吧?!钱大师的人生经历与性格,决定了他的宿命。
第四:棋踪枰影话当年
在西北五省区,目前诞生了不到十位男子象棋大师,其中进入全国前六名者,仅甘肃武延福和钱洪发二人;进入全国前三名者,唯钱洪发一人而已。
不过,钱洪发之所以被誉为“西北棋王”者,不仅因为他在全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还与他在有关比赛中取得的辉煌战绩密切相关。
1979年3月,第一届西北协作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新疆未参加)象棋联赛在青海省西宁市成功举办,钱洪发先后战胜宁夏王贵福、高友贤、赵永斌,青海徐永嘉、张录、胡一鹏,陕西闵政,战和青海甘立民,仅负陕西王洪录一局,以七胜一和一负的良好战绩夺取个人桂冠。虽然这一赛事未能按照原计划坚持下去,但为三十年后举办西北五省象棋联赛,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1984年7月,陕西省延安市举行“延安杯”象棋大师邀请赛,邀请了江苏言穆江、徐天红,北京臧如意、傅光明,辽宁赵庆阁等象棋大师,以及陕西省西安市和延安市的冠军级象棋高手张惠民、白文典、牛忠林、张新全等人参加。结果,钱洪发先后战胜象棋大师言穆江、徐天红,战和象棋大师臧如意、傅光明、赵庆阁及西安市冠军白文典,战胜陕西省和延安市高手牛忠林、张惠民、张新全,以不败的战绩获得冠军。这是他继“西北协作区”象棋赛夺冠之后,夺取的第二个邀请赛冠军。加之他在全国象棋赛上取得的成绩,在西北五省一直无人能够超越,因此,在钱洪发生前,被全国棋迷公认为“西北棋王”。
1987年,钱洪发与胡荣华、许波被中国象棋协会派往西德、法国访问,成为前往欧洲宣传中国象棋的“特使”。在西北棋手中,享此殊荣者仅钱洪发一人而已。
1996年2月,钱洪发大师退休了。春节期间,钱大师突然对妻子说,咱们一起去一趟天津吧!我好多年没有回去了,想念天津的亲人了,想到那儿走一走、看一看。妻子赵秀珍说,想去了咱就去一趟吧!
在天津,钱洪发有一个兄弟三个妹妹,其中兄弟和两个妹是继母所生。钱洪发在天津与亲友们话家常、叙离情、谈往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还去当年出生的地方看了看,那儿正在拆迁改造,建设新的大楼,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不由感慨岁月易逝、人生易老。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登上故土。与天津的亲人依依惜别后,钱洪发夫妇返回兰州,未及休息,立即应邀赶赴天水市进行棋艺交流活动。3月18日晚,记者在天水对钱洪发大师进行了专访,钱洪发大师深情讲述了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弈棋生涯。当年5月,钱洪发又应邀担任中国石化象棋队教练,带领刘忠来、何群、鲁光等棋手,到甘肃省天水市甘泉石化疗养院进行集中训练,与当地棋迷进行棋艺交流。8月份返回兰州后,先后参加了“电力杯”全国象棋名人赛、甘肃省第九届运动会象棋比赛、“新闻杯”西北五省区首届象棋(围棋)友谊赛,均有不俗的表现。没想到,这也是他与省内外新老棋友的最后一次手谈交流。十月份,钱洪发大师连牛奶都喝不下去了,实在挺不住了,就去住院检查治疗。其实,他从3月份就发现食量减少、身体消瘦和便血不止的症状,但未引起重视,依然坚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待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贲门癌进入晚期,扩散到了全身。1997年1月28日(农历丙子年腊月二十日),在三尺棋枰上征战了一生的钱洪发大师,最终没有抵挡住病魔的侵袭,在兰州与世长辞。省内外认识或不认识的棋迷,听到噩耗以后,无不为之扼腕叹息,表示深切哀悼。《兰州晚报》专门刊登了钱大师离世的消息,对他热心棋艺运动事业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钱洪发大师育有一子二女。他生前说过,自己对于妻子和三个孩子亏欠很多。由于当年经常在外奔波参赛、训练、表演和指导棋艺,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只好落到妻子一人的肩膀之上,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也影响了子女们的学业与成长,影响了家庭生活。现在,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家庭和事业。相信钱大师在天堂里不会有所牵挂。
斯人已逝,德范长存!
在钱洪发大师去世二十周年之际,甘肃省象棋协会决定为钱洪发大师出版一本《西北棋王钱洪发专集》,以纪念钱大师对甘肃棋艺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目前,40万字的书稿已经全面完成,即将于今年出版发行。
2017.1.于天水
四十年来一瞬间
----怀念西北棋王钱洪发先生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李来群
(原稿4000多字,现节选一段,以飨读者)
眨眼之间,西北棋王钱洪发大师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回想我们初次见面的情景,距今也有四十年之久!四十年来一瞬间,往事如烟绕心头!记忆中的人和事,虽然饱经岁月消磨,却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认识钱洪发大师,是在1976的全国赛期间。那一年,我17岁,通过内部选拔,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河北代表队,准备参加在甘肃省会兰州市举办的全国团体及个人预赛。赛前,由于这一年首次设立少年赛,河北省体委决定让我代表少年选手出战。
1976年全国象棋赛于6月10日开始,30日结束,历时二十天之久。比赛期间,甘肃省对赛事非常重视,接待规格很高,伙食档次也好,尤其对运动员增加一份牛奶,这在那个年代是很罕见的。我身体偏瘦,喜欢吃牛羊肉,就去清真餐厅吃饭,一来二去就认识了西北名将、回族高手钱洪发先生。那年,钱洪发先生刚过四十岁,他身材不高,面色黑红,相貌憨厚,为人和气,没有一点名手的架子。上一年,他在全国第三届运动会象棋比赛中夺取第五名,进入国手行列,刷新了甘肃武延福于1959年创造的记录。按理说,他当时已经是一位久经战阵的棋坛老将,而我仅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棋手,年龄差距达23岁,地域相隔几千公里,相互在棋艺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俩好像是一见如故,非常投缘,交流起来毫无障碍,非常顺畅。由于我每天坚持吃清真餐,几乎天天和钱洪发先生见面,他称赞说:“来群,行,有志气,不像有的人今天吃一顿,明天又换了,后天又来了。”钱先生对一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吃回民饭纯属换口味的人很反感。我也从此养成了喜欢吃清真餐的习惯,而且几十年一贯坚持下来了。随着赛事的推进,我俩的熟稔程度不断加深。我请教有关象棋方面的问题,他都知无不言、毫不保留地予以解答,完全没有秘笈自珍的作派;同时,他在鼓励我力争上游的过程中,反复讲述弈棋与做人的道理。钱先生说,要下好棋,首先要做好人,棋德棋品高尚了,棋艺自然就能达到一定的境界;要养成尊重对手的良好品德,正确看待胜负成败,不能养成一些狂妄自大的不良习惯。总之,用今天时髦一点的话说,传播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对我影响至深受益匪浅。比赛期间,他会抽空浏览我们少年组的对弈情景,我也会去观摩成年组挂大棋的情况。结果,我在少年赛第二组的12个选手当中,与赵国荣、林宏敏同积18分出线,取得参加决赛资格;而钱洪发先生则因关键战役压力太大、先手负于山西张致忠先生,获小组第三,遗憾未能出线。不过,由于那一年国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原定于后半年举行的决赛被取消了。
比赛结束回家不久,我收到了邯郸市体委转来的一封信,信是钱洪发先生从甘肃省体工大队寄来的,他在信中说:“甘肃省正在组建象棋专业队,希望你能加入甘肃队。”我回信后,钱洪发先生又陆续写来四封信,都是叫我到甘肃象棋专业队去。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写的字数不多,但字体很大、很方正,态度很诚恳,至今怀想起来令人感动不已。
。。。。。。。。。。。。。。。。。。。。。
1975年至1984年,可以说是钱洪发先生的辉煌十年。这十年当中,他三次进入全国前六名,六次进入前十名,在同年龄段的棋手中为数不多。钱先生属于大器晚成式的人物,他忍辱负重、厚积薄发,进入不惑之年后,才大展雄风,以良好的成绩奠定了他在中国象棋界的地位,成为西北五省象棋发展史上继彭述圣之后又一座新的高标,至今巍然屹立,无人超越。在甘肃,钱洪发先生还培养了象棋大师李家华、棋协大师何永祥、梁军、郑欣、何刚等高手,甘肃高棋左永祥、刘水、段玉祥、谭跃亭、田福奎等,均在钱先生门下受过教益;省外棋手当中,徐天红、葛维蒲、凌正德、张录、胡一鹏、栗新、孙庆利、文成俊等,也不同程度受过钱洪发先生的指教。至于广大象棋爱好者受其影响提高棋艺者,真是不可胜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逐渐淡出棋坛,钱先生年事渐高,也放手让李家华、何永祥等年青的一代挑起大梁。。。。。。我俩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但也互相关怀、常相问候,保持着良好的友谊。1997年,正是我的房地产事业起步的关键一年,事务繁多、匆匆忙忙。有一天,突然听说钱洪发先生去世了!震惊之余,我慎重确认,得知消息属实时,不由人扼腕叹息、潸然泪下!
如今,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与其相识的彼时彼刻,仿佛就在昨天。2017年是钱先生去世二十周年,欣闻甘肃省象棋协会同仁牵头为先生出版专集,体现甘肃棋迷对他的敬仰与爱戴之情。我也乐见其成,草成此稿,表达对钱洪发先生的缅怀之情!
李来群
2016年10月 于河北石家庄
深切的怀念 无尽的哀思
(一)
◎ 钱斌 钱云
每当看见由甘肃著名书法家杨德儒先生题写的“陇上棋人”四个大字时,我们就不由想起父亲慈祥的面容!
父亲钱洪发是天津人,出生于1936年2月1日。由于我祖父当时经营各类小吃来维持生计,家境并不富裕,所以我父亲只读完了高小。不过,他的国文底子还算不错,我们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讲各种国学知识,这些东西在课本里很难学到的,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亲是家中的老大,小时候边上学边帮祖父、祖母干活,主要是帮祖父去守摊位,打点家里的小生意。可能是父亲在象棋方面存在着某种天赋吧,他小时候对象棋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据我的祖父回忆,父亲那时候经常看摊子一转眼就不见了,一找就发现正在和别人下棋呢!为此,父亲没少挨祖父的打,但父亲还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父亲对象棋非常痴迷,印象中他经常在家研究棋谱,经常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去世的那一年,还经常到省内外交流棋艺,可以说为了象棋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1953年底,父亲追随我二爷爷来到了兰州,1956年前后又去了西藏,在那里学会了炼油技术,后来又回到兰州,开办了一家润滑油脂厂,担任技术员兼厂长,当时产品的销路还很不错。在兰州期间,父亲的棋艺水平提高很快,多次在兰州夺取优异名次,在当地小有名气。“文革”中蒙冤被关牛棚。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父亲就是在蹲牛棚时练就了下盲棋的功夫。1975年,父亲因为夺取了第三届全运会第五名,在甘肃省有很大的名气,一年后调到了甘肃省体工一大队工作,专业从事象棋的竞技体育训练及比赛,并多次代表甘肃参加全国性的象棋比赛。1982年,父亲获得了中国象棋大师的称号,当时在西北地区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人。1987年受中国象棋协会委派,去法国、德国等地进行象棋文化的交流。
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由于工作的关系总是在外地出差、比赛,很少在家里。那个时代的人,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无论多么辛苦也毫无怨言。每当父亲到外地打比赛回来,总是给我们讲述比赛的趣事,让我们小小年纪就记往了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刘殿中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
在日常生活当中,父亲是一个慈祥和蔼的人,他话不多,对人温和,没有名人的架子,对朋友、同事、弟子都和蔼可亲,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不错。在单位,父亲也是一位好好先生,从来不和同事红脸,在单位分房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方面,也不争不闹,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父亲的厨艺也很不错,一有空闲就忙乎着给我们包包子,做饺子,而且都很好吃,尤其是泡制的五香花生米独俱特色,可惜我们都没能学到他的这些手艺。
父亲生得浓眉大眼,鼻子高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小时候生天花而在脸上留下印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外貌。在我眼里,他是最帅的。
(二)
◎ 钱芳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兄妹三人,也许是我最小的又乖巧吧,父亲也最疼爱我!
我与父亲最相像的就是一双手,我俩的小拇指都很柔软,轻轻一掰,就呈九十度弯曲,父亲曾开玩笑的说,这指头就是我们父女相认的标志。小小年纪的我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去比赛,那时候的火车都是绿皮车,去北京都要两天一夜,父亲在硬座坐着,怀里还抱着我,到了晚上,他就把我放进座位下,铺张报纸当我的床,伴随着火车的轰隆声,我竟然能一觉睡到天亮。父亲比赛去了,我就在招待所等他。比赛之余,他带我去吃当地的小吃。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天津了,那里是父亲的故乡,他带着我喝面茶、吃大麻花,听大鼓、看杂耍……跟着父亲,我的胆量与见识都涨了不少,还记得我小学六年级时的寒假里,父亲再次带我出门,将我送到天津大姑家。因为父亲比赛,无法接我回兰州,小小的我居然一个人从天津回到了兰州,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当我一个人拖着行李,深夜出现在家门口时,父亲高兴地一把抱起我。
与父亲相处的日子总是那么幸福,记忆里他打过哥哥、也骂过姐姐,唯独对我,他总是轻声细语。闲暇时光,父亲喜欢骑着自行车,我坐在横梁上,他载着我,顺着滨河路,父女俩说着笑着,太阳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那些年,我跟着他一起去饭店宴请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象棋大师,也随他一起去兰大、电力局等好多单位参加象棋表演,看着他一个人与十个人一起进行车轮战,或者是他单独在一个房间,闭着眼睛,仅凭讲解员的转达,与十位棋手进行盲棋比赛的时候,我深深的为我的父亲骄傲!而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继承他的衣钵。兄妹三人,他意欲培养我下象棋,可生性好动的我只摆了一周的棋谱就不愿意继续这枯燥的功课。父亲没有强迫我,而我却越发贪玩,初中毕业时离重点高中线差了二十分,一向骄傲的父亲为了我去央求校长,而校长却大开狮子口。倔强的我因此拒绝上高中,而是去了体校。经过挫折,我成长了,在体校我成绩优异,年年都拿到一等奖的奖学金。我们慢慢长大,父亲依然忙碌,原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不承想灾难来得无声无息。1996年3月份,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消瘦,吃不下东西,而且还便血,他却一直不肯去医院检查,一直从春天拖到冬天,后来连牛奶也喝不进去时才去医院检查。当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罹患贲门癌、并且是晚期时,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流。我的父亲,我依靠的大山啊,您不能离开我啊!从没有住过院的父亲,这一住就再没出来过;而坚强的父亲,怕我难过,每次陪护他的时候,他都尽力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尽量地不让自己呻吟。还记得他走的那天晚上,格外安详,我的手拉着他,他在床上安静地躺着,我陪着他,感受到他的体温一点点冷下来,“爸爸、爸爸”,我大声呼唤着他,期盼他能睁开双眼看看他的小女儿,期望他温暖的大手再次牵住我的手……我跪在床前,喃喃的诉说着,可是父亲却再也听不到了!
1997年1月28日,父亲与世长辞,享年61岁。
送父亲最后一程的时候,来了许多素不相识的回族小伙子,他们抬着父亲,从小西湖的清真寺一直抬到五星坪山上的回民公墓,一路走上去,阿訇念着经,将父亲缓缓送入墓穴,我和哥哥手拉手为他踩平墓上的土,从此阴阳相隔!父亲是个朴实的人,他总对我们说,孝在当下,他不要我们弄华丽的墓穴,就连碑文也是简单的几个字!
父亲大人,您走了快20年,您的小女儿也已经从那个懵懂的少女变成妻子、妈妈,角色的转换,承载的使命也不一样,而我最愿意扮演的角色还是您的女儿,如果有来生,我愿还做您的女儿,跟随着您的脚步,坚定、踏实地走下去!父亲泉下有知,请不要挂念儿子和女儿!我们会继续勇敢、乐观地生活下去!
2016.11,于兰州和西安
我所认识的钱洪发大师
甘肃省体工队原领队 顾有吉
钱洪发大师是继彭述圣、武延福之后,在甘肃出现的第三位象棋名人,是甘肃第一位被授予象棋大师称号的棋手,也是全国第一批被授予象棋大师荣誉称号的象棋国手。
我于1983年被组织派遣,到钱洪发任教练的甘肃象棋队工作,担任领队。我和钱大师搭班十多年,。。。。。。
钱洪发大师在童年时过惯了苦日子,成名后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每次外出比赛时,他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让我在夜市地摊上买些羊杂碎,有条件时买几两散酒,以解除比赛的紧张情绪。有时候,上海胡荣华、河北刘殿中请他去喝酒,但他很注重酒风,从来没有发生过在比赛期间喝醉酒影响比赛、或者失态的事情。一些棋友偶尔也会请他一起打打小麻将,以调整心情,换换脑子。从此可见钱大师不仅棋品好,人缘也是挺不错的。。。。。。。钱洪发大师在世时,按条件完全能够评定高级教练,但他始终没有提出过。去世后,有些教练过意不去,向省体委进行了申请,被追认为甘肃象棋高级教练。 2015年11
早期随队访欧琐忆(节选)
~初临法兰西 再登西柏林~
----兼忆和钱洪发大师在一起的日日夜夜
○刘国斌
【编者按:刘国斌先生曾任国家体委棋类办公室象棋部主任、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亚洲象棋联合会副秘书长兼考铨主任、世界象棋联合会筹委会联络处主任,是我国著名象棋活动家、藏谱家。先生多次率领中国象棋队出国访问,见证了中国象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本次编辑出版钱大师专集时,刘国斌先生应编者诚恳约请,不顾年高事繁,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撰写长篇专稿,回顾总结了带领钱大师一行出访法国和西柏林的难忘旅程;其中部分细节为首次公开披露,在中国象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刘国斌1932年8月出生,河北乐亭县人, 1953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大学毕业后入选国家足球队,任守门员,为足球运动健将。20世纪50年代,师从北京象棋名家谢小然,于习弈之余,兼学象棋竞赛及裁判规则方面知识,并着手搜集古今棋谱资料。1974年起任北京象棋队教练。1985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和证书,1988年获特级国际裁判员称号。曾主持修订1987年版《中国象棋竞赛规则》。1995年退休。】
却说1985年4月,以沃雷尔·夏尔为团长,科里根·弗朗西斯(任职于巴黎美军俱乐部)为副团长的“巴黎中国象棋国际协会代表团”一行七人到中国访问;同年6月,由领队陈远高、翻译胡海波、特级大师柳大华、大师喻之青组成的中国象棋队应邀赴法国进行为期十天的回访,并参加了美军俱乐部主办的“第二届欧洲中国象棋锦标赛”;以及1986年9月,由领队刘国斌、翻译王殿才、特级大师李来群、大师林宏敏、大师孙志伟组成的中国象棋队首访西柏林,经过频繁过从,不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方始创建并拓展了中欧棋艺交流弘扬象棋文化的友谊桥梁。
1987年春节假期刚过,即接到法国邀请参加“第三届欧洲中国象棋锦标赛”的信函。这原本是件令人高兴的好事,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原因是国家体委的全年外事计划,均已在上一年度岁尾提早制定成文,一切皆按规定严格执行。类似这种突如其来的计划外项目,是不易获得经费保证的,只能酌情尽力争取,看能否得到特殊对待。好在象棋和武术是1982年李梦华主任亲自宣布的对外推广项目,具有非同一般的特定意义,或许存在一线可能性。果不其然,国际司对此给以高度重视,决定特事特办,经请求上级领导,批准了此项出访任务。训竞四司及其下属棋类处,则进一步提出顺访西柏林的建议,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推广效果,对此,国际司未表示不同意见。
当时的棋类处处长是杨光辉(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李青川的秘书),分工负责围棋;孙连治负责国际象棋;陈泽兰负责桥牌(遵照当时的干部政策,顾尔承已提前退休);笔者刘国斌已任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分工负责象棋,故被推为相关文件的起草人。处务会议商定,此次仍由五人组队出访。我统筹全局,按照个人对事业、政策、人事等方面的理解掌握,提出了如下名单:领队刘国斌、翻译人员请国际司酌定(后来确定为上海体育科研所陈宝祥)、棋手为上海胡荣华、甘肃钱洪发、安徽许波。胡司令乃棋界泰斗,拥有无人可及的巨大影响力,他又从未在欧洲棋坛露面,此番一鸣惊人,明星效应不难预期。许波是后起之秀,1986年全国个人赛勇夺第五名,只须了解此次大赛就连胡荣华也仅排名第六位,即可想见争战过程是何等惨烈。至于钱洪发大师,我当时的着眼点有三:一、比赛成绩堪称优秀,自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获第五名之后,直到1984年仍能徘徊在前十名之内,1977年还曾并列季军,实属难能可贵。二、甘肃属于边远地区,理应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有所倾斜侧重,以示鼓励倡扬。三、钱大师乃少数民族同胞,多年怀才不遇,总是与出国机会擦肩而过。反省组队工作,似是有欠公允,特将其纳入本次名单之中,以补前愆。。。。。。。。(全文28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