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象棋回忆点滴
小时候,故乡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印象里最深的记忆是很多大人们在下象棋,那时候我也就8-9岁吧,夏天暑假,很多人围在河边很大的一棵槐树下,吆五喝六的下象棋。我和小伙伴们玩累了,也去观战,一开始不是很懂得,慢慢的看,大人们偶尔教教,也就会了。会了之后我们几个小朋友下着玩,倘若有规则之纷争了,再去请教村子里的高手,潜移默化的,水平慢慢都进步起来,过得一两年,我们十一二岁的小朋友,也已经可以和村里的大人们较量了。农村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当某人尤其是小孩子什么事情做的比较好的时候,就会在周围的人群里传开,父亲一度很为我的这个技艺而自豪,帮我做了一副很考究的象棋盘,现在还在老家里存放着。
父亲那年新房子盖好,请客吃饭,酒足饭饱后让他们会下棋的和我下棋。94年的时候故乡下象棋的人有很多,一个村子里的人水平都很接近,至多有1-2个稍微好一点的,平时非常热闹,那年我14岁,我一直觉得父亲那天就是要让我显摆,好显示他高人一筹。他对我水平的期望也是高的,平时晚饭后我和弟弟下象棋,他在的时候一定要我拿掉车马炮,父亲说你水平高,让让弟弟,然后他还旁边给弟弟支招,父子三人挑灯对战,棋乐融融,但是这样我根本下不赢嘛。
农村里下象棋的人,喜欢的人很多,可是并不了解象棋,比如我的父亲,我自小而大,一直认为他是乡间一个很开明的绅士,但是对于象棋,他一知半解,也和别人一样,倘若我说让一马,甚至拿掉一个大炮,他总觉得不算什么,面目表情让你抓狂,都是认为至少让一个车才能够说明水平。一条车呢,如果让一条车而下象棋的话,那真的是表演,对方不会下象棋的。
记得那天围者如堵,新房子里的灯光雪亮雪亮,我历经艰难赢了包工头的棋,引得满堂喝彩,父亲笑容满面得意非凡,气氛热闹之极,说了好些年呵。
95年的暑假,我已经打遍故乡无敌手了,但是对于最好的,也仅仅是好一点,谈不上稳赢吧。一天下午在河边的老槐树下下象棋,马路边慢悠悠的骑车来了一个中年人,看我们下棋,至我们下的一盘棋结束,道:“我和你们下,让你们一个车。”我当时非常非常惊讶,忍不做道:“让一个车啊?”中年人道:“嗯,一只车!”语气不容置疑。我们这些人之间最厉害的算我了,正常让伙伴们先走,偶尔玩一下让一个马我是基本输的,让一个车是什么概念啊。我们之中一个仅比我差一点的不服气先下,半小时而已就输掉了,然后又输了几个人,等到我下的时候,也许前辈累了,也许轻敌,我居然赢了。于是他站起来,连说:“好,好。”
回家后我告诉了父亲,父亲也惊讶,去了一个刚才在的前辈家里问情况,我父亲才知道,和我们下棋的原来是我们故乡的第一高手,也是盐城市的高手——高华。高华的人生曲折,他因为生第二个儿子,超生而没法升迁,只是政府的文秘人员,具体职务我已经不是很记得了,他的文采很了得,倘若不是因为超生的话,一定是市里的高官了,他带的学生中,已经有人得了江苏省一级棋士,加分到北京去读书。那时候高华老师每年夏天回老家看望母亲,因为母亲不愿意去城市里,于是,他知道了我,认识了我,教了我两个暑假的象棋。此后,我才知道了下象棋要看棋书,开局有套路,残局有定式!如今回忆,不胜唏嘘,我已经有20几年没有见过高华老师,他现在一定退休了,也许已经出国,因为当年他的大儿子在国外留学。
还记得,高华老师那时候每天晚饭后出来,到楼上我的房间里和我下棋,一般一个晚上分先下2盘,每下完一盘,必定和我研究这一盘棋的得失。那时候我年纪小,说实话很不理解很不耐烦高老师和我的复盘,下完就下完了嘛,棋输棋子在,摆摆再重来么,现在回忆,高华老师是一个认真的人。老师一直指导我布局方向,从来没有指导过我残局,仔细想想,应该当年我就没有和他走到过残局,老师无从指导啊,汗颜,大概这也就影响了我的棋艺一生吧。如今我懂得了复盘对于棋手的分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他指导了我在棋上,永远不要走老路。
高华认识我后,和我下象棋,一盘棋下完,他喜欢我之极,从此每天来我家里和我下棋,下完之后他摆盘研究,慢悠悠说:你这里错了,那里错了。我非常不服气,和他辩驳,他从来不会生气:“你不要着急啊,你是走的不对。”一步步摆起,一晚上也下不了两盘。他下得棋随手摆一摆,问我:“你看明白了么?这个布局熟悉了?”我一个少年,学校里好容易逃出来,怕学习啊,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就是这么颓废!
高华是爱棋的人,到得乡下,没有对手,只有村里王家少年可以一战,那个夏天,他天天来我楼上下棋,毕竟市里干部,认真程度至今我做不到,佩服之极。农村里,即使我家庭条件再好也挡不做蚊虫,蚊虫不关心这个,我和高华老师下棋时候,灯光下各种飞萤,他熟视无睹,我这里手忙脚乱怕打着,高老师一步妙手走出来,抬头看我一眼,我正手臂忙着挥舞着蚊虫,随便走一步,高老师又思考进去,不受任何影响!
白天他没有地方去,来我家里玩。爸爸客气的很,又是分香烟又是倒茶,高华淡淡道:“都认识的,你不要忙了。”爸爸讪讪的,不知道怎么说。我时年15岁,晃荡着外面走进来,高华开开心心拉着我的手:“我有一个妙局,你看看,呵呵。”我俩三步两步楼上跑,爸爸楼下尴尬站着不知道怎么安排。
到得我的房间,高华小孩子一样,自己摆棋盘放棋子,一边放棋子一边说:“你这个棋盘不行,颜色暗了,下棋的时候看起来有点累。”其实这个棋具是家里装修房子,爸爸让漆工做的,非常高档了,多少年后看起来,还是蛮考究的,当然字迹模糊也许有的。
少年人谁在意这些,我边坐边说:“我看棋谱,大师也有输的啊。”我信手抓着棋谱随便一翻:“你看,于幼华这不也输掉的嘛。”高老师笑笑:“你不要看棋谱谁输谁赢啊,要看过程,于幼华水平很高的!”我道:“棋谱上我看的几盘他都是输棋。”
爸爸这时候上得楼来,看我和高华书桌前对面而坐,他马上分支烟给高华,自己抽了一口,吐云吐雾,高华对我爸爸说道:“我和你儿子下两盘棋呢。”爸爸点头哈腰:“晚上家里一起吃饭啊!”高华笑道:“我们就下两盘棋啊。”爸爸愣了愣,点点头,回头就走。高华把香烟放桌上,和我道:“今天棋不下了吧?”我刚走了一步炮二平五,还没有明白,抬头看他,他想了想,书桌旁边走出来,拉着我走到我家阳台上,他点起香烟,深深吸一口:“于幼华水平很高的,我当年东海舰队当兵,他来表演赛,舟山没有人挡得做,佩服无比啊。”
舟山名手极多,虽然比于特大差点,但是一定比高华老师好,但是老师因为有这个技艺,文采十分了得,因此回了地方当官,只是后来没有当好。他一生一直记得和于特大下棋的时候。
99年举家南迁来到浙江,开始在平湖市那二年,著名的关帝庙,我平时下象棋的对手就是些退休工人,街道老大爷,水平有高有低,但是对于我的提高没有什么裨益。市级水平的高手当然有,但是一般都要下彩,那时候我一个少年,口袋里没有钱,父亲敦敦教导还在耳边,不要和外面的人争斗,待人一定要和和气气,我心想下彩棋亦算是斗争了,一直不敢下。有一天听说朱龙奎在棋馆,我鼓起勇气想请教下前辈,他是平湖第一高手,浙江省一级棋士,问了棋馆的老板,老板侧目看着我,幽幽的说:“在楼上。”仄仄的楼梯走上去,黒黒的过道后面几个房间,朱老师在里面打麻将,我还记得当时比较郁闷,激情失落。
我刚到浙江的时候,在姨公公家生活了一段日子,我的姨公公是嘉善人,他每天早上5点钟不到就去茶馆喝茶,鸦鸦的一群人围坐在茶馆里喝茶,乌烟瘴气,我很不喜欢,怎么也想不到多年后竟然特别喜欢这个气氛了。这么多年浙江生活,我觉得浙江人一是喜欢喝早茶,二是喜欢打麻将。姨公公曾经想培养我早上一起去喝早茶,可是我小青年一个,那么早根本起不来,姨公公坚持了一阵也就算了。打麻将是很多人的习惯,国粹之一嘛,喝早茶的时光里,聊聊天,玩玩棋,有些退休工资高的或者家庭经济好点的,消遣就打打麻将什么也很正常。
后来去海宁跑业务,第一次去西山公园,20几年前西山公园应该是海宁象棋水平最高的了,海宁的文化活动在嘉兴来说一直开展的比较好,在西山一直听他们说起杜国杰,缘悭一面。那时候杜少还在海宁邮电系统,他的围象已经在整个嘉兴市数一数二,难得的双枪将,作为业余玩家,棋艺这样非常高明了,我一辈子追求一种棋艺,很多年后在他手下还要让一二先而难讨便宜,真是天才!
那时候西山的高手挺多,我年少轻狂,自认为眼界开阔水平不差,可以一试身手,下了几个月的彩棋,经常被杀得一个下午不开和,那段日子非常惨淡,下出心理阴影,之后好几年里在海宁城绕着西山走。印象特深是和张家尧下棋,每当我去西山茶馆,张家尧看见我,都是两眼冒光,我毕竟年轻浅薄,不知道江湖棋的山光水色,水平其实和他差着老大一截呢,不知天高地厚,坚持分先下,输得一塌糊涂,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和他下的几份棋谱,现在看看,惭愧惭愧!
在西山的一个棋友小刘,开皮革厂的,海宁皮革甲天下,相信棋友们应该都知道。我们一见如故,期间一起结伴去了海宁袁花镇金庸故居,金庸是我除了胡荣华外最佩服的前辈了,能够到他的故居观瞻,自己感觉三生有幸。刘总说,当年金庸家是很牛的,他的表哥是徐志摩,浙江通铁路的时候,徐志摩的爷爷说,铁路为什么不在海宁走啊?于是建铁路的弯了下,在海宁路过。徐志摩家号称徐半城,海宁半个城是他们家的,金庸家叫查半镇,袁花半个镇是金庸家的。金庸有个亲戚叫蒋百里,蒋百里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他的二女儿蒋英是金庸的表姐,钱学森的夫人,金庸还有个表哥是台湾故宫的馆长,也比较有名气,我们都知道的琼瑶阿姨,也是金庸家的亲戚。
海宁文化名城,人才辈出,滕关夫老师,嘉兴冠军,浙北棋王,国家一级裁判员,组织参加过多届省市象棋比赛和裁判工作,关夫真的很不错了。
过得几年我结婚后,父子分开发展,我定居于海盐。海盐是浙北的一颗明珠,县城紧挨着东海边,市中心走路过去也就十来分钟的光景,县里的绮园号称江南第一私家园林,人文环境安逸舒适。县城南边的南北湖,号称小西湖,据说是上海人的后花园,每年夏秋之际一批一批的上海人包车过来旅游,搞得南北湖的橘子贵得要死,老婆抱怨,现在连南北湖的橘子也被上海人炒的吃不起了,呵呵,她总是有得说笑的。
我第一次在海盐棋馆下象棋,是在海盐小商品市场里,张胡子开的。第一次进去的时候,但见满屋子人下棋,心底很高兴,东张西望,就见一个青年人坐在一张八仙桌前,慢条斯理喝着茶,面前摆放一盘象棋,看见我进来:“朋友下棋?”我说:“下啊。”过去坐了下来,对方目光炯炯,看了看我:“十元一盘怎么样?”我本是无彩不下棋的人,道:“好的。”摆开阵势,对方也不客气,“啪”一步当头炮,我跳马应对,之后没多少回合,速败,再战再败,一个下午输了4-5盘,之后又下了几天,难得有一盘和棋的,心下佩服之极,多方打听,才知道他是海盐名手夏理一。夏大师当年风华正茂,正值盛年,棋风硬朗,攻杀犀利,我甘拜下风,以后一直让我长先,我罕有胜绩。
有一天我们下棋,旁边过来一个人,刚好那盘我盘面大优胜势,那人驻足观战,等我们这一盘下完,他说:“小夏你让开,我下一盘。”我抬头看他,清瘦的面庞,目光深邃,对面一坐,渊渟岳峙。他说:“你请!”我炮二平五,他想也不想顺炮应对,我当年最擅长这种布局,信心满满,因为赢过夏理一。棋局形势我一直优势,但对方虽然落后,阵脚不乱,防守得滴水不漏,我感觉胜利在望却入局无门,越走越差,纠缠之下我缺相少兵,结果输掉,旁边有观战的人喝彩道:“伟东下得漂亮!”我心里震撼无比。后来知道他叫彭伟东,海盐第一高手。彭老师也没有收彩金,还和我摆了摆本局的得失,令我感动不已,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高老师指导我的时候。之后的日子里彭老师经常陪我下棋,夏大师也不和我博彩了,大家成为了朋友,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
没有过多久,海盐城里开始改建拆迁,小商品市场也拆掉了,此后我就没有在地方上和高手下过棋,为了生活,主要是发展自己的生意,象棋的提高耽搁了,有点遗憾。
再下棋的时候,已经是2012年宋城棋馆了。那天刚到天宁寺的时候,夏天里的一个下午,站在棋馆门口看着里面,老板娘问:“下棋?”我赶紧点点头,老板娘一双妙目瞟过,施施然给我泡茶,调羹舀一勺茶叶放杯子里,开水一冲,白沫儿翻滚上来,老板娘麻利的把白沫倒掉,再加一半茶水,满满一杯绿茶放在桌子上,旁边墙上有写:“茶水一块五。”我扔了2个钢镚进篮子,兴奋的看着大厅里,好多人在下棋啊,端着茶杯走过去,左顾右盼,老板旁边慢悠悠踱过来,低眉顺眼,拉着一个人对我说:“你和他下。”
我抬眼看,这不老宋么,认识的,好多年前老宋家里买空调,还是拉着我一起的呢,我那时候二十三四岁,这一转眼十年了。我马上说:“宋老板,我小王啊,张胡子那里下棋的,你还认识我哇?”宋老板抬眼仔细辨认,马上精神起来,一双眼睛闪亮:“哦,记得记得,小王啊,好久不见。”我赶紧递根烟给宋老板,道:“小商品市场拆迁以后,我就没有地方下棋了,都不知道这里呢。”宋老板道:“这里好几年了,你...”旁边老板娘大喊:“宋惠华,开水好了加起来啊,做啥门子呢?”老宋大喊:“知道了。”转身走过去,又回头朝我看看:“你们下棋,你们俩差不多的。”
我转头和对手打个招呼,下了几盘,毕竟十年没有下棋了,虽然一些布局方面还记得,却老是后面半盘功亏一篑,看起来差不多要和要赢,就是和不了赢不到,一个下午,居然5连败,对手不由笑了起来,大感后悔:“哎呀,我不应该下卫生棋的。”海盐县毕竟小地方,突然一个陌生人出来,都以为是高手,不敢下彩棋的。我是一个自尊心很敏感的人,惭愧之极,又是年轻时候不服气,心有沟壑,明天必须约战翻回来。
第二天早早的来到宋城棋馆等他,正等得心急难耐的时候,却碰见了彭伟东老师,他远远看见我,热情的说:“是小王啊,”过来上下打量一番,笑眯眯道:“你长胖了。”很是开心!我们一边喝茶聊天一边下棋,相谈甚欢。这时候一个老者过来,彭老师说:“老袁,这是小王,苏北的象棋好手,你们下几盘。”老袁是上海人,名叫袁君利,海盐棋界前辈人物,此后多年对我照顾有加,对弈不少盘,于我水平的提高帮助也大。
过了两年县里有象棋比赛,彭老师邀请我参加,记得那是11月的深秋,晚上家里只吃了半小碗米饭,6点出发,到了棋馆门口,只见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长长的横幅挂着:海盐县棋类协会·宋城杯象棋比赛!心情不禁一丝丝紧张。
18点30分,裁判长彭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准时开始。第一轮我拿先手,对手是一位老者,双方实力差距明显,大约10分钟光景,我轻松获胜。
第二轮我后手对蒋家桥许展生。老许50多岁,残局功力深厚,作战凶狠,斗志顽强,轻易不认输,我以稳健的过宫炮对他的仙人指路。布局我略亏,到了中局的时候,他一步棋应对的不妥,被我抓做机会紧逼,老许一下子陷入了长考。比赛每人半小时包干,超时作负,在七轮的赛制下,对于用时的把握还是比较重要的。老许考虑了大约6-7分钟,也没走出最好的应招,我看出了对方阵型的弱点,没有急着进攻,摸出香烟点上,稳定下自己的情绪,形势大好,一定要把握住,所谓临杀勿急嘛,当是要谨慎之的。一支烟抽完,我也基本构思出了进攻的计划,我飞快的走棋,按钟,无形给了老许压力,老许越走越慢,虽然应对的很顽强,无奈前面亏损得太多,计时钟的小红旗倒下了,红方超时告负。下完棋老许长时间的跟其他棋友复盘,对于那步错招悔恨不及。
我第一天的比赛以两战两胜结束,心情颇为愉悦。
第二天晚上比赛准时开始,我先手对朱居才。才叔祖籍江苏建湖, 他家的上一辈是地下党,一直在嘉兴地区搞情报工作,他是红二代,所以很富有,县城中心一排门面,身家千万。不过不晓得是不是上一辈吃的苦太多,或者遗传因素,才叔年纪不大,毛病一身,最痛苦的大约是帕金森综合症,手一直抖,别的乱七八糟的小毛病也不少,一般人得了感冒什么的,即使不吃药一周也就好了,他不行,要住院的,大几千的开销跑不掉。
虽然如此,才叔的棋艺还是很不错的。我布下最喜欢的五七炮进三兵,开局大家正常,中局我强过一中兵直冲中路,才叔开始长考。这时候夏大师过来看,笑着说:“小王形势不错嘛。”我心里美滋滋的,这一盘拿下,积分必定领先,赛前计划是保六争三,看这情况,要保三争一了,哈哈。我心里越想越美,给夏哥分支烟,自己也香喷喷的抽上一口。这时候才叔走棋,神色木然,走完棋后按钟的手抖个不停,拿包香烟出来,怎么也撕不开,旁边有人帮他打开,他又抖抖索索好不容易抽出一支,点个打火器,吃力异常,令人不忍睹视。我一看,车1平3保炮防守,呵呵,看来是被我逼的没有办法了。我原计划车过来兵后面冲下去,那么慢是慢点,优势不可动摇,忽然间觉得要是兵直接冲要得子嘛,情绪一下子高涨,不及细算,直接冲兵,才叔想也不想,伸手飞快的平车吃我的兵,我暗叫不好,上当了,抬头看才叔,满脸笑意,手好像也不抖了。我郁闷无比,这时候倘若冷静下来,虽然亏三个兵其实战线还漫长,我的时间也充裕,还有和棋的可能,但是心神大乱,唉,一盘优势的棋,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输掉了。
我端着茶杯走到屋外,秋夜的凉风丝丝吹来,轻拂着我的脸颊,我问自己,还有那么多时间,你急个啥?你急啥呢?棋谱上不是早就说过,胜利在望不等于胜利在手么!我喝着茶水,心烦意乱,这时候当值裁判袁君利跑过来:“第四轮马上要开始了,你现在什么也别想,晚上回去再研究,不要影响心情。”老袁对我一向比较厚爱,我心里暗暗感动,说:“放心,我一定争取下好后面的棋。”
第四轮的对手是秦山核电站的张工程师,比赛开始我一按钟,他“啪”的一步当头炮,气势如虹,吓了我一跳,我直了直身子,屏风马应对,防守反击。张工五七炮进七兵布阵,这个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布局,在向中局过渡的时候,对手棋谱明显不熟,看着棋盘想了有10几分钟,我心里有底,这盘就算棋上赢不下来,时间上也赢了。张工看一步想一步,才到中盘,就只剩5-6分钟了,我还有20多分钟呢,之后他时间紧张看漏一步棋,被我弃马抽车获胜。
第五轮我先手对沈荡镇的象棋高手陈清,前辈后来获得过“巢氏杯”冠军,实力非凡。在之前日子里我们下过几盘,棋风阴柔,细致缠绵,我从来没有赢过他。到本轮的时候,陈清的战绩和我一样,3胜1负,这盘谁赢了谁就有希望冲击好名次,所以,这轮比赛我们都是输不起。赛前我自己分析,陈清对我心理上有优势,那么这轮他一定是想赢我,倘若很想赢的话,技术就会变形,更容易出错,他又是后手,我只有走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布局里才有机会让他出错,比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心理下进行。
我炮二平五中炮开局,他马8进7,我兵三进一抢挺三兵,陈清想了想,大约其他布局他也无甚把握,走了卒3进1,以后自然的发展成五七炮进三兵对屏风马进3卒系列,我走了一步网络冷招,陈清不知道下过没有,应的很快,但是不好,我先手扩大,然后我没有出现对才叔的错误,不急着进攻,控制着局面,等到他发现没有什么棋可以走的时候,我连出妙手形成杀势,这也是我本次比赛下的最漂亮的一盘棋。陈清愣在棋盘前良久,面色惨然,这时候老袁过来收我们的对局牌子,说:“陈清你走的太随意了,前面你已经失先,还要跳马对攻,应该防守下,那么虽然还是红的好下,但是可以求和,哎,你是不是不想和棋的啊?”陈清黯然道:“我真的没想过要和棋呢!”我兴奋之极,强掩心底的激动,长舒了一口气。
第三天晚上出门的时候,女儿在里边房间里大声对我说:“老爸,加油噢!”老婆笑意盈盈的走过来,眼神里全是鼓励。感谢她们的支持!今夜决战,我心中充满了一展身手的渴望。
至第6轮我4胜1负积8分,已经到了第一集团,目前形势是黄关祥4胜1和9分 ,才叔3胜2和8分,我已经对过才叔,此轮必然和老黄交手。白天在家里我已经考虑清楚,这轮我如果胜老黄,那么下轮只要和棋,冠军就十有八九了,因为下轮才叔对老黄,他们都输不起,估计和棋。如果这轮我和棋,下轮获得胜利,则坐二望一,若和,那么我是第三,负,第六,因为我的小分最高。
黄关祥是县棋类协会分管象棋的副秘书长,同时也是县少年宫的老师,棋艺功底扎实,理论水平相当高。本轮我后手,我的策略是稳中求胜,老黄仙人指路开局,我应以对兵局。老黄看来积分领先,并不想与我拼杀,我亦可以接受,双方在各自阵营里调兵遣将,棋局慢条斯理。赛前彭老师跟我说过,老黄比赛经验丰富,你要注意他行棋的意思。老黄在和我下棋的时候,一直注意着旁边的第二台,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老黄是在关注着才叔,倘若才叔获胜,那么估计要和我拼命,如果和,则再说,这也是他仙人指路布局的初衷吧。但是象棋是门艺术,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啊,之才叔这盘形势大优,获胜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老黄和我的棋局也已经到了中后盘,我行棋稳健,局势波澜不惊,即使想拼杀也已经没有了机会。老黄竭尽全力,绞尽脑汁,给我设置了两三个陷阱,我以弃一象的代价冷静化解,最后形成他双炮兵士相全对我双马卒单缺象,位置俱正,这种棋怎么也赢不到的,我提和老黄同意,老黄笑眯眯对我说:“嗯,下的不错,下的不错。”
最后一轮,我先手对后来居上的张志东。张志东是彭老师的学生,棋风泼辣,擅长野战,力量极大。因为我和他老师的关系,我初衷是想下盘和棋,则我个人稳进前三,他的小分不低,估计可以得第六名,皆大欢喜。我依然五七炮开局,他没有进3卒,而是进7卒,我神思蓦然一动,心动杀机,布局陷阱“盖马三锤”出击,小张陷入长考,看来这个布局他没有学习过。我心情愉快,左顾右盼间,这时候彭老师踱了过来,看了看我们的对局形势,一看愣了下,嘴里“啧啧”两声,我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心底想,要么和掉算了。张志东这时候的时间也比我少了很多,不过毕竟名师弟子,斗志顽强,下风中下的几步棋还是条理清晰,阵型不乱,我要想一下子攻杀进去也不容易。毕竟第一次参加比赛,旁边又有几个人观战,我走了步让张志东可以兑车解围的棋,兑了车以后,局势平稳,那么随便走两步,大家和掉算了。我们兑了车以后,我随手跳步马,张志东出将,这时候张志东有一个马是在卧槽的位置,我一时不察,又走了步闲招,张志东眼明手快立即跃马“将军”,整个人弹起,从座位上跳开来去,但听见旁边围观的人群一阵“嘘”声,我一看之下,不禁怒火万丈,原来我无棋可动,老帅被闷宫了!
我心痛如绞,虽然这一盘棋输了还是有优胜名次,但是被马闷宫,以这样耻辱的方式结束比赛,却让我难以忍受。我满腔悲愤,恚恨之极,却又无从发泄——难道能怪对手的狡猾吗?只能够怪自己太麻痹大意了!我呆坐在棋盘前,旁边众人七嘴八舌,彭老师道:“这个简单的“将军”,你怎么会看不见呢?”我头晕目眩,完全无法理解最后这步棋我是怎么了。
比赛结果,黄关祥第一,张志东第三,我第五名。
之后的日子里,工作之余,我棋艺上颇为用功,和黄关祥,奚云仙,朱才王中林他们彩棋下得很多,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只是我平时好酒贪杯,很是影响了技艺的进步,县里比赛参加不少,成绩一直中游徘徊。
那时候我和张志东已经熟悉了,我俩每天晚上宋城棋馆下棋,谁输了请客夜宵,一起喝酒聊天,畅谈人生理想,叙说各自的生活往事。我们年纪相仿,爱好相同,一见如故,互相引为知己,感情越来越深厚,平时一起参加各种象棋活动,被称为海盐象棋双子星。彭老师也经常陪我练棋,对我照顾有加,之后海盐县所有对外的比赛,我都是主力队员之一。
过得几年海宁市举办的“长三角杯”象棋城市赛,规模很大,县棋类协会比较重视,组织宋惠华领队,彭老师,夏理一,张志东和我组队参加,姜校长和张志东义务开车接送。
我有点放飞自我,这样大型的比赛,我前一天晚上居然酒吧里喝到凌晨3点多钟,熏熏然回家。
第二天一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彭老师电话打过来,“小王过来了哇?”我手里抓着电话床上蹦起来,惊得冷汗直流,魂也没有了,边走边说,“来了,路上了。”多余的事情没有做一样,卫生间梳洗一下飞快跑下楼,门口买几只包子,一路狂奔宋城棋馆。到了集合地点看看手表,不禁给自己点个赞,“朋友可以的,10分钟搞定。”
到得海宁天辰酒店赛场,比赛已经开始,我们第一轮对平湖市队,都是老朋友了,兄弟城市等我们。彭老师一台,不在状态一个大意上来就吃了对方一只套子,居然丢子告负,张志东二台对小林,楼下找车位停车很久才气喘吁吁上来,下的棋大失水准,一会儿的功夫输掉,三台夏理一毕竟老江湖,中盘拿下,我第四台大劣局势顶成和棋。
第二轮对南通代表队,张志东一会儿功夫赢了,团体作战,队友先胜其他人就好下了,我的局面当时一般,我看张志东赢了,夏理一的棋形势很不错,就走了最激烈的变化,输了也不怕,激情一击,对手反而容易犯错误,我胜利之后,夏理一步步精准也是获胜,第一台彭老师陷于苦战,南通代表队为了不被剃光头,顽强抵抗,谋得一盘和棋。
我们家兄弟张志东可以的,要么第一个输,要么第一个赢,他总是拿第一的。
中午吃饭,饭店里喝了点白酒,我和张志东就这个不好,喝酒特过头,自己感觉也许不错,其实是有影响的,张志东这回就很是影响了状态。姜校说:“这次海宁豪华阵容,比赛也输掉,关夫一会会的功夫死了,浙北棋王啊。”宋老板道:“比赛一盘棋很正常的。”
下午比赛一点钟准时开始,我们对吴江市代表队。彭老师一台很快赢了,张志东不错局面下,走的急躁输掉,他这两天事情多,老爸前几天住院,心情不佳。我的盘面是不大好,后手车炮双卒单缺象对车马三兵仕相全,各一个过河兵卒,也是昏了头,我居然主动兑车,之后被马三兵完杀。夏理一旁边看我输了,他的心态大乱,虽然差不多形势,结果夏理一超时而负。这轮我们可惜了。
比赛空间,本地棋友们休息室抽烟聊天。杜国杰说:“团体赛下棋,还是有讲究的,我都是封闭式开局,看队友情况,队友赢了,我谋和棋起来轻松,如果队友输了,再想办法,封闭式局面有操作空间,如果是个人赛,我不会这样开局的,都是开放式对杀布局选择。”的确经验之谈,但是这个也需要实力的支持,杜少纵横嘉兴多年,浙江省级名手,围象双绝,是地区棋界标杆之人物!
团体比赛,其实哪怕败势也不好随便认输的,认输太早,影响队友情绪,把队友逼上梁山。
第四轮对余姚队,我走得小心翼翼,中盘一车换二位置好获得胜利,我难得赢棋最早,心想终于给队伍做了点贡献,队友们的棋好下了啊。夏理一老练,看形势差不多提和,对方同意,因为张志东优势,彭老师平稳。张志东一心求胜,弄来弄去,居然输掉,一下子队伍境况不妙,彭老师盘面车双马士象全对车炮过河兵仕相全,正常是一盘和棋,但是为了胜利,彭老师拼命了,磨了很久很久,磨到双方时间紧张,对手终于出现错误,被彭老师白吃一相,吃了一只相红棋就很难下了,一番转换,另外一只相也丢掉,彭老师艰难为队伍取得大分。海宁名手胡恒一直旁边观战,出来说:“张志东今天状态太差了,有一个人赢,最划算的方式其他人和掉,不要出意外,团体比赛有一个人赢就够了。”
第五轮碰上海宁队,东道主队伍前面发挥太差,实力是前几台的档次弄到后面几台,杜少战绩欠佳。关夫对我道:“我们就是输给了余姚,赢我的那人被你赢了,你赢得挺快啊。”关夫牛头滚开盘,我们轻松下棋,小声交流酒文化,这里我茶水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旁边杨逢春认输了,杨哥水平好的,后来参加省赛取得优异名次,荣获“象棋地方大师”称号,这盘是吃了夏理一布局套路。关夫面色大变,马上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认真下棋,我看他这个头发近几年也快掉光了,整得发型叫不出名堂,棋艺水平我本来比他差一点,主要是太熟悉,威名之下,其实中间我一度形势不差,走到后来挡不做输掉,这个时候彭老师也输给杜少,张志东左顾右盼,生无可恋,瞎走几步自杀完事。
晚上吃饭,海宁城里找一家好点的饭店,宋大佬开总结大会,“小王喝酒特多,平时不用功,小张下棋状态起伏不定,夏大师功力深厚,从来不会拖队伍后腿的……”总结会开完,大家心情落寂,吃完晚饭,彭老师宋大佬回去睡觉,夏张王老早把会议内容忘记九霄云外,继续夜宵喝,喝到11点回酒店。酒店里我和姜校一个房间,姜校长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水平虽然一般,高手倒是认得准,他看了杭州张培俊一个下午的棋,佩服之极,然后拉着我拆棋,拆来拆去弄到凌晨3点,我一躺下马上睡着,因为人胖,平时还好,酒一多呼噜滚滚,姜校饱受折磨,干脆不睡了,给我又是拍照又是录音,听我呼噜声到凌晨,领导真的不容易啊。
早上起来,姜校道:“兄弟好好下,争取赢棋,我就不来观战了,我补个觉。”面对着姜校布满红丝的真诚的双眼,我很不好意思的挤出一句:“辛苦了!”
第六轮对余杭区代表队,我挺好的开盘局面,神思疲怠,对方随意一步打车,我居然没有发觉,丢车败势,看队友的棋,张志东精神恍惚输掉,夏理一勉勉强强和棋,彭老师亦和。我惭愧之极,实在太不应该,这轮一输,名次无望了。
第七轮对扬州队,无关大局,只是为了名次靠前一点而战。一会儿功夫,张志东和棋,夏理一和棋,他们太累了,我这个时候刚进中盘,也是劣势局面,但是对手一步缓招,我抖擞精神抓做机会形成优势,车炮士象全2卒对车炮单仕三兵,对手心情影响,后面棋步走的不是最佳,被我巧招抓死他的炮获胜。这时候彭老师已到残局,扬州队员一圈围观,双方时间非常紧张,彭老师稍优局面之下妙手纷呈步步紧逼,对手难以抵挡落败。
这次长三角城市友谊赛,我大体学习到了团体作战的一点精神,印象深刻。
一晃到了2019年夏天,平湖体委邀请海盐象棋队参加乍浦港“棋协杯”象棋团体赛。
大家沿着海边老的沪杭公路开车过去,路上聊天,夏理一道:“我人生第一次参加象棋比赛,就是在乍浦,96年吧,嘉兴农运会,心情非常紧张,一上来连和3盘,到第4盘终于赢了,然后又是和棋,第6盘对嘉善万加龙,嘉兴地区大名鼎鼎的人物,我第一次参加比赛他不认识我,以为是哪里来的一个下手,这盘棋被我炮打闷宫,万加龙反应敏捷,连忙抓着我拿炮的手说,小兄弟我们第一次见面,这个棋我大意了,你不好赢我的,拿出西湖牌香烟分我一支,我很不好意思,就说个么和棋算了,把万加龙高兴坏了,哈哈。”众人听得大笑,真有老万的,我问:“最后成绩怎么样?”夏理一道:“我第三名,冠军钟奇,万加龙第二。”
上午8点左右到了赛场,有熟识的棋友过来热情招呼,互相问候,亲切极了。我赛场逛了一圈,发现青年时候在关帝庙认识的好几个都在,这么多年了,如今他们鬓发已白,面庞有斑,已经不曾当年风采矣。
开幕式是乍浦镇书记主持,他是一个年轻人,真的很年轻,还帅气,前途无量。
第一轮海盐队胜利。
第二轮对平湖少年联队,我对朱龙奎,朱老师浙江名将,一代高手,虽然本次比赛保持不败,奈何4个台次,左支右绌入不敷出。前面和龙奎聊天,我说:“朱老师你是代表少年联队,真心希望你越来越年轻啊。”龙奎哈哈大笑,道:“我还有一个学生俞易肖因为这回考试不好,不来比赛,否者还不一定呢。”霸气侧漏!联队战绩不佳,其实朱老师不在乎名次,他这种级别来参加比赛,就是支持,他对我说:“这样规模的团体比赛,平湖好多年没有过了,加油啊!”我说:“必须的,我们是县队,干他们镇队,呵呵!”
平湖朱龙奎,浙江省名手,多届嘉兴市赛冠军,省赛优胜名次,和海宁杜国杰并称绝代双骄,堪为嘉兴棋界名片。龙奎行棋行云流水,藏杀机于平淡,伏细腻于残局。先手擅长仙人指路,后手反宫马出神入化,布局全面,中盘严谨,残棋功力深厚,曾经浙江业余象棋界四大高手之一,卓群不凡!
我青年时候想和龙奎大师下棋而不可得,现在人到中年越来越熟悉,和朱老师甚有棋缘,比赛中这是我们第四盘对弈。第一盘几年前嘉兴象棋甲级联赛,在余新桃花谷,赛场环境档次是全国赛的水平,比赛开始前辈主动和我握手,我受宠若惊!龙奎中炮进三兵缓开车开盘,我平8路炮,朱老师之后走的进七兵变化,还记得我当时心情激动,战战兢兢,然后布局时候一步次序错误输掉,其实当年这个布局很著名,我算熟悉的,布局上输了很不甘心。后来嘉兴“白雪杯”全国公开赛里是第几轮的,我又碰到朱老师,我前半盘一直蛮好,走到中盘关键时候,一步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最终选择劣变。2017年海盐棋协请平湖队来交流,彭老师安排我和朱老师又有对局,一盘和棋亦是残局形势认识不清晰而输掉。今天的这盘棋,我从胜势下到均势再到败势,局后彭老师和我认真的拆解,发现至少有三次机会可赢,非常遗憾!
中午夏理一开开心心的弄瓶白酒喝喝,夏哥说:“团体比赛么,我认真一点,输不掉的,但是抢分什么的你们也别指望我。”的确如此,这么多年团体作战,他是蛮稳的,一身功力从当年茶馆里受让双马开始,三十几年前就5元一盘交学费,每盘棋都是全力以赴,认认真真的走好每一步,无论局势如何落后了,从不轻易认输。白天在茶馆下好棋,晚上回到屋里还不辞辛苦凭记忆摆盘研究,那时候他住的老房子,线路不好,经常停电,他就点起一支蜡烛,昏暗的灯光下,坐在桌子前仔细拆解分析,窗外轻轻晚风吹进来,烛光摇曳,棋盘在他眼前忽明忽暗,他如老僧入定一样,不受一丝影响,深深的沉浸在棋局里,终于练就如今深厚扎实的功底。
第三轮,海盐对乍浦一队,比赛开始,我第一台对大将军时雄。早上的时候看秩序册,我还奇怪怎么时老师不在,原来秩序册上名字写错成时勇了。我对大将军,那是有心理阴影的,从我参加嘉兴市里比赛,至今三盘对弈时大将对局,就不曾赢过,最好的一年正丰杯嘉兴棋王赛布局妙手得子,结果基本功不扎实中后盘缠缠绵绵,最后输掉,后面嘉兴甲级联赛平湖主场,一天之中先后手输2盘,输得没有脾气。
其实中午吃饭的时候,夏理一问我要不要喝点,我虽然好酒,但是下棋时候从来认真的,我很严肃的说:“下棋呢,不喝。”我知道棋局是对大将军时雄,全力以赴保持清醒,希望有所突破,只是我越是认真输得越惨,布局10几个回合而已丢子,心下悲伤惭愧,勉勉强强折腾到队友们棋局结束,他们三个人没有输棋哎。
第四轮,宋老板让我休息一下,输懵了。王中林发挥神勇,奠定胜局,我狂拍照中……
最后一轮,冲刺时刻了,宋老板对我说:“放开随便下,发挥正常水平。”我们对广陈镇队,我对新丰的房涛,一直小心翼翼,看旁边张志东对冯磊的棋,发现张志东神情冷漠,冥思苦想,我再仔细一看,原来冯磊三车闹仕,基本赢定了,我心神莫名大乱,其实我这盘局面并没有大的错误,但是对手发挥更出色,最后我时间上不够,实在和不掉,另两盘王中林赢,夏理一和棋。
最终海盐队获得第三名。
写不尽的象棋往事,记忆的思绪无边无际,回首自己二十多年象棋的点点滴滴,有过开心,有过痛苦,更多的,是和棋友们在一起时候的快乐。棋虽小道,亦要努力,定要心无旁骛,努力钻研,岂可浑浑噩噩,等白了少年头?家里奖状十几本,憾缺一冠,希望以此文记录,自己突破桎梏,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