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高棋(彭述圣)传》阅读随笔
(一)令人仰慕的先达
大凡下棋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而且都有一个英雄梦,希望自己叱咤疆场,所向披靡。
但是,现实中这样的梦却往往很难实现。但这并不妨碍追我们梦,更不妨碍我们向往梦想中的智者。
先达彭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是象棋界最耀眼的明星。他的传奇流传范围之广、流传时间之长,是象棋界其他人无法企及的。特别是李先生重新编著《彭高棋传》,更是具有新意的事情,这个新包含着新的角度、新的时间、新的内涵、新的时代、新的解读、新的意义……
刚刚拿到《彭高棋传》,未窥全貌,便匆忙写随笔,一个是时间有限,杂事很多,陆陆续续写吧;一个是向广大棋友推荐这部著作。
封面上,老先生面孔慈祥,一副圆圆的眼睛,有几分相似拨算盘的先生,而彭老确实是精于珠算的,难道真是“相由心生”吗?
翻开彩图,更是惊喜不断。
第一页是中国象棋协会原副主席姚世宏先生的题字:皋兰人瑞。书风典雅,上网查一查,彭先生出生于皋兰县,人瑞是百年老人之意(没办法,文化素质偏低)。
第二页,是陈毅元帅等与彭先生对弈的照片。彭先生对于象棋社会地位的提高,颇有贡献 。
第三页也是陈毅元帅与彭先生,游览。
第四页,彭先生与贾题韬教授及王和生先生的合影很抢眼。
第五页,名宿合影,很有历史意义。
第六页,古董,1820年的象牙象棋,彭先生的遗物。开眼界了。
第七页,王和生先生八十岁时的照片,真是仙风道骨,现在这样有气质的老爷子太难找了。
第八页,许银川特大及其题字“西北棋王”。许特大是纯人时代最后的王者,是中年棋迷的回忆。
还没有进入《彭高棋传》的正文,精彩就如此之多。
(二)从“传奇”到“列传”
本书的序言是姚世宏先生所作,古色古香的文字,简明扼要的介绍,恰如其分的点评——“寻史料于浩瀚卷帙,访逸闻于市井田间”、“潜心故纸,广搜博记”、“集人物传记、弈棋心得、精彩对局、纪念诗文、珍贵照片于一炉”、“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现实价值”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史料方面的丰富,正如姚世宏先生所说:“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现实价值”。
如果说以前的传记是传奇,那么现在的传记就是列传。李先生把《传奇》变成了《史记》,也许这才是本书最具新意的地方。
赞曰:
三载棋传成,戴月与披星,
史料广收集,不作比老彭。
一字数须捻,再无白须生,
知音如不赏,归卧陇山耕。
(三)象棋中的不可胜
彭高棋和名人的对局,都是“以和为贵”。原因有四:
(1)对方地位太高
彭高棋和陈元帅以及张将军的对弈都是一胜一负一和,其中和张将军的对弈经王先生提醒弈成和局。哈哈哈,老先生还需要提醒,足见其性情之真,而且是收放自如的实打实的对局,不是排局哦!
(2)让先
和赵先生对弈让先,结果和局,很正常,让先再赢别人就不好了吧。
(3)友谊赛
和来祝寿的王先生对弈也是和局,嗯,人家来祝寿,别赢了。
(4)淡然无求
和杨先生的对弈,故意走软。彭高棋晚年因人而“弈”,以和为贵,淡然无求矣 。
上面的棋都是和局,但是棋局之外,彭高棋“胜了”!
(四)传奇中的传奇-----凉州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彭高棋传》中还蕴含着另一个传奇-------凉州陈。
“彭高棋一生最为折服的你,唯有凉州高棋小陈。”
“小陈不独棋高,品尤超人不凡。”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不知其姓名,未留其遗局。
神龙见首不见尾乎?
赞曰:
彭高棋称圣,凉州陈入仙,
世寿逾古稀,玉都驻万年。
常携楸枰弈,妙手匹吕岩,
岳阳不三渡,最爱惟陇山。
附:弈苑奇才“凉州陈”之部分文字:民国十五六年,小陈已经须眉花白,面容清癯的老人矣!然而与人在枰场对局角艺,雄风不减当年,每以老谋深算、精雕细刻、妙着横生而连战连捷,常让人一马一炮或者一车,着法神出鬼没,精辟绝伦。一般庸手,只觉其着法平平淡淡,殊不知其中蕴涵深沉,含蓄、工稳与迷离,犹如盘马蓄势,挽弓虚响,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出其不意地突出奇兵,铺天盖地而来,杀势如暴风骤雨,令人猝不及防。因此,每见与小陈求教者,不敢闻小陈要将声,闻之辄不寒而栗,迅即弃甲抛戈,缴械认输,甚至有人听到要将声手颤色变,如寒其胆。
(五)棋者小道乎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此虽一家之言,却有一定的道理。
“清末民初时,彭以能写一手蝇头小楷,曾在兰州法院担任缮书(又称录事,专司腾写公文)。谁知彭因沉溺棋海难以自拔,接连遭到弃业、失妻、毁家等不幸结局。……日惟尺方棋枰为伴无他求,艺高贫无资产,穷且益坚,全身心地致力于象棋事业,成为近代金城棋坛上的风云人物。”(《彭高棋传》)
然而,彭高棋却因棋而留名千古,似乎子夏的说法又有待商榷。
附:纪念彭高棋仙逝六十载
六十年轮回,甲子未变;
五千年礼乐,象戏犹兴。
高乎哉,述圣西天玉柱;
寿乎哉,彭老北海劲松。
千招妙棋,皆出拳勇之手;
一本传记,来自后辈心声。
昔年传奇,耳熟能详,难尽高棋高义;
今日文章,集思广益,欲播棋人棋情。
言之有文,广传李兄之妙笔;
开卷有益,独览高棋之平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今以彭高棋观之,子夏言之过早,憾未知象戏之妙也,惜未识高棋之人也!
(六)棋之天赋
古之弈秋善弈,只知是精其技者,究竟精到怎样,却无稽考。……杜少陵(杜甫)未尝一日学棋,偶游长安市中,见人对弈,他在旁边莫明其妙地参观了一整天,却只心领神会,未发一言。局终,人家以为他精于此道,约他明日临局,他觉得士以不知一物为耻。及归,不曾睡觉自己研究了一夜,竞将围棋原理豁然贯通。笑道:噫!此河图之数也。晨出如约对局,长安全市名手,竟被他各个击破没人能胜过他。(《彭高棋传》)
我们也看一段象棋的故事吧(一般围棋故事多一些):登郡周某,业剃发,**象局戏,而技甚劣,与人对局辄北。一日宿庙中,梦神告曰:“吾耳痒甚!”如是者三。天明,登神案觇之,有数雀巢神耳中。驱去,虔为拂拭。夕,复梦神谓曰:“尔有功,当赏,顾尔命薄,即好弈,导尔以用马法。”因指授之曰:“持是可日得百钱以赡饮食,慎勿多求。”醒后技顿高,用马尤多奇变,常赌财物,人莫能胜。但过百文,即昏然失其故步。后籍此毕余生焉。 (《秋灯丛话》)
(七)彭高棋赞
一方尺枰一至人,日夜参悟此中真,
世间荣辱心头淡,百岁棋仙作后身。
风云忽逝一甲子,美名永驻万年春,
闲情玉都赏松月,偶赴蓬莱弈洞宾。
(八)李先生论彭高棋弈访京华
作者李先生论述了彭高棋弈访京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甚为深刻。
象棋定型于宋朝(李清照有诗:蟹眼龙团注玉壶,问君争得一杯无?不辞人比黄花瘦,瘦减都缘打马图),鼎盛于清朝(象棋《梅花谱》产生于此时),百家争鸣于民国,其文化影响巨大,是当时的主流文化之一。无论是乾隆皇帝还是张将军、陈元帅都爱棋。
彭高棋弈访京华是重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北和各地棋坛以至文化的交流。
赞曰:
一枰千里行,孤身闯帝京,
国手相继至,只为会老彭,
棋艺惊弈众,兰州遂知名,
将军邀与对,元帅愿与争,
象戏之地位,与弈俱相增,
一“圣”之力者,竟得如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