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1956年起开始举办全国性象棋比赛,首次邀请参加的有西安的王羽屏、天津的薛占金、武汉的李义庭、青岛的戴光洁、旅大的李小村、沈阳的薛家语、杭州的刘忆慈、开封的田嘉树、成都的陈开远、南昌的冯德深、乌鲁木齐的纳金元、济南的邹煜滋、太原的王庆杰、上海的何顺安、南宁的周寿阶、福州的林幼如、长春的赵振寰、广州的杨官璘、贵阳的赵恒泉,西宁的张增华、保定的邓裕如、长沙的李定一、哈尔滨的王嘉良、重庆的刘剑青、合肥的祝林瑞、郑州的毕铁珊、北京的侯玉山、昆明的邓鹏、承德的陈国衡、兰州的魏长林、南京的高源林和呼和浩特的选手共32名。后因呼和浩特的选手未到和南京高源林迟到弃权,实际参加的是三十名棋坛高手。初赛分成六组,棋手之间分先打双循环,每人下八盘棋,每组前2名进入复赛。
第1组李义庭和薛占金场分同为二胜二和得3分,局分都是11分,通过加赛李胜出排第1。
第2组刘忆慈和薛家语的场分也都是3分,刘拿到12局分,以1分之优排第1。
第3组何顺安拿到3.5场分排第1,周寿阶拿到保本的2分排第2。
第4组杨官璘拿到4个场分排第1,赵振寰以2.5分排在第2。
第5组王嘉良和刘剑青各拿到3.5场分和14局分,通过加赛王胜出。
第6组候玉山拿到4个场分排第1,魏长林拿到保本的2分排第2。
以上12人进入复赛,复赛分成3组,每组前2名进入前六名,赛制仍为双循环。
第1组前3名为杨官璘、何顺安和薛占金。
第2组前3名为候玉山、王嘉良、赵振寰。
第3组前3名为李义庭、刘忆慈、刘剑青。
决赛在上述小组前2名共6人之间进行,赛制还是双循环,结果31岁的杨官璘在负于王嘉良的情况下以3.5场分成为我国第1位全国象棋冠军,23岁的王嘉良以3个场分拿到亚军,刘忆慈和李义庭各拿到2.5场分,刘以多1个局分的优势排在第3,候玉山和何顺安分别积2分和1.5分排在第5、6名。笔者认为如果考虑复赛和初赛的综合成绩,排在7-12名的棋手应该为:刘剑青、薛占金、赵振寰、周寿阶、薛家语、魏长林。
因呼和浩特选手未报到,南京选手迟到弃权,最终共有30个城市的30名选手参加,因每个城市只能派一名选手参加,故广州、上海等高水平棋手较多的城市就比较吃亏,陈松顺、朱剑秋等具备前十甚至前六名实力的选手因此未能参加。参赛选手年纪最大的为65,最小的为18,最终,31岁的杨官璘获得冠军,23岁的王嘉良获得亚军,两人的战绩为:
初赛杨官璘四场全胜得4场分,对局为7胜1和得15局分,列第四组第1名;王嘉良则三胜一平与刘剑青同得3.5场分,对局为6胜2和与刘剑青同得14局分,后经过加赛,王胜出列第五组第1名。
复赛杨官璘三场全胜得3场分,对局为5胜1和得11局分,列第1组第1名;王嘉良则一胜一平一负得1.5场分列第2组第2名(第1名侯玉山三场全胜),对局为2胜2和2负得6局分(候玉山3胜3和得9局分)。
进入决赛,两人开始会师,最终决赛杨官璘3胜1和1负得3.5场分,对局为4胜4和2负得12局分,王嘉良则2胜2平1负得3场分,对局为3胜5和2负得11局分,两人之间的直接交锋王嘉良1胜1和战胜杨官璘,进入决赛后因棋手之间的水平非常接近,故胜率远低于初赛和复赛,杨的最后一场平局的对手是李义庭,李首局战胜杨,杨第二局板回才以半分的微弱优势取得冠军,王则最后一局负于何顺安,如果最后一局能与何战平则可与杨同分,王可凭直接胜杨的优势夺得冠军。
从结局看,初赛成绩两人比较接近,王由于同组刘剑青水平较高,战绩稍逊于杨,复赛成绩两人差距拉大,王更是排在候玉山后面以小组第2的身份出线。决赛积分两人非常接近,王更是战胜了之前他从未胜过的杨并差点拿到冠军!主要原因是王在前两年私下交流惨败给杨后能及时总结,加上王比杨年轻8岁,下到最后阶段,体力也开始占上风,要不是王最后一轮被上海何顺安击败,首届冠军将被王夺取。
然之后坊间有传言:最后一轮赛前候玉山曾与王单独沟通过,称何顺安由于身体原因,决赛阶段前四轮没有下好,最后一轮即使战胜王,也只能当副班长,故不会尽全力,故王与何对局时可能大意了一些,没有全力以赴,结果失手,而杨在首盘负于李的情况下,第二盘回敬一局,扳平场分,最终以半个场分的优势领先王而拿到冠军。
坊间虽有如此传言,但笔者认为,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当时的社会风尚是不允许下假棋的,何顺安虽然前面几轮没有下好,但他毕竟是有实力的,1958年个人赛他最终与李义庭同分,而且对手分还比李高出3分,如果按照现在的比赛规则,最终的全国冠军是何而不是李,最终他虽然屈居全国亚军,但他在1960年又获得一次全国亚军,1964年还获得过一次全国季军,三次进入全国前三名的成绩和王已基本相当,凭此成绩他和王俩人都达到了1984年的特大标准,但由于英年早逝,故只能成为一个未能授勋的特级大师,他与王没有特别的交情,故最后一轮放水的可能应该是不存在的,候和王同为北方人,候认为何最后一轮不会尽全力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猜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1/1/14 19:10:46编辑过]
现在看来,不管是积分还是分组或是淘汰赛,取前六,十二,二十四名制还是不如前八,十六,三十二名制合理。不过从文章看,开始还是准备邀请32名棋手的,奈何计划不如变化,一个没来一位迟到,30人只能分成五六组了,这是首届也就一直延续下去了,从而有了前六名是国手而不是前八,也算阴差阳错吧,哈哈~
【与一楼商榷】
如是双循环则无场分,如是分先两盘的单循环则按局分计场分。
西宁张增华先负广州杨官璘1956.12.15 1. 炮二平五 马8进7
2. 马二进三 马2进3
3. 兵七进一 卒7进1
4. 马八进七 马7进6
5. 车九进一 士4进5
6. 车九平六
{不及车九平四有力!}
6. 象3进5
7. 兵五进一 马6进7
8. 马三进五
{改走车一平二仍可稍占先手}
8. 车9平8
9. 兵五进一
{应走车一平二,黑方稍先。由于红方连出缓手,局势至此,黑方已反先!}
9. 卒5进1
10. 炮五进三 炮8进3
{改走炮8平7,黑方先手更大}
11. 车六进五 炮8平5
{改走炮2进4更佳}
12. 仕四进五 车1平4
13. 车六平七
{败着!应走车六进三,虽为黑先,但兑车后子力减少,局势简化,红方谋和不难。}
13. 炮2进4
14. 车七平八 炮2平3
15. 相七进五 车4进4
16. 车八退三 车4平5
17. 车八平七 车5平2
18. 炮八进一 车8进7
{改走马3进4,黑方优势更大!}
19. 兵七进一 象5进3
20. 马五进七 马7进5
21. 相三进五 车8平5
22. 帅五平四 马3进4
23. 车七平四 车5平3
24. 马七进五 车3退1
25. 车四进一 车2进1
26. 车一平三
{改走炮八退一虽然较好,但仍无法挽回局势!}
26. 象3退5
{改走车3平2吃炮更佳!}
27. 车三平二
{改走炮八退一可以多坚持一会}
27. 卒7进1
28. 车四进一 炮5平6
29. 车二进六 车3平6
30. 仕五进四 车6进1
31. 帅四平五 车6平5
32. 仕六进五 车2进1
33. 马五进六 士5进4
34. 车四平六 炮6进4
35. 帅五平四 车5进1
传说何顺安在香港曾经被小偷洗劫,一筹莫展之际,杨官璘帮助过他。
何顺安, 本姓李,随母改嫁而姓何,成年后身体不好,患有当时顽疾肺痨,不耐久战,1971,英年早逝,48岁……
王嘉良回忆录(七)
1956年回到哈尔滨之后,国家体委将棋类纳入正式的体育项目,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有了全国象棋个人赛。
哈尔滨搞了一个全市比赛,有一百多人参加。那时毛瞎子走了,张东禄参军了,我则以不败的战绩获得第一名,从而获得十二月份代表哈尔滨参加全国赛的机会。
第一届全国赛在北京举办,裁判长是谢小然。当时报纸上预测前三名将是杨官、何顺安和侯玉山。惟独窦国柱说:“东北有个小王很有希望。”他对我非常欣赏,因为我曾和他在天津下过八盘棋,我五胜三和,所以他才这么说。小组赛中我以不败的战绩闯入决赛,另五人是广东杨官璘、北京侯玉山、上海何顺安、浙江刘忆慈和湖北李义庭。这样每人要打五场比赛,每场两盘棋。第一场我对侯玉山,第一盘我后手取胜后在第二盘走得比较平稳,稳稳地拿了两分。因为两胜与一胜一和都积两分,我也不想贪胜,这样第一场下得比较满意。此时杨官璘也一胜一和,在何顺安身上拿了两分。第二场我对刘忆慈,在第一盘中我走出一着炮五平六的新变,仅用二十几着就赢了下来。胜了一盘后我一心想在第二盘棋中和下来,结果走出昏着,非常惋惜地输掉了,如果这盘棋没输,以后很多事情就都发生不了了。和刘忆慈战平,我只得了一分,而杨官璘对侯玉山是一胜一和,又得了两分,差距突然拉开。第三场我对李义庭,下了两盘和棋,还是一分。杨官璘对刘忆慈又是一胜一和,拿了两分。下一场将是我与杨官璘的关键战役。这时杨官璘夺冠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就差报纸报道说他已经得冠军了。
那天吃早饭的时候,《北京晚报》的记者说:“老杨啊,小王的棋长了,赢刘忆慈才用十几分钟,二十来步,你可要加小心,这一关不太好过。”杨官璘此时已连胜三场,再和一场就稳坐冠军了,他说:“小王的棋是长了,比过去好多了,和我下盘和棋很容易,不过要赢我的话怎么也得三年以后。”
第一盘我是后手,杨官璘也不想有什么意外,无争无斗地和了一盘。下午的第二盘棋我先,我又用了胜刘忆慈的炮五平六这着新变,杨官璘有了准备,也走了变着。这盘棋下了一百几十个回合,异常艰苦,最后我是车炮兵胜了他车马卒。他三个小时以前还说我三年之内赢不了他,没想到对我的新变化准备不足,输了关键的这一场棋,结果吃饭时都没见着他,也不知去哪儿了。
最后一场我对何顺安,杨官璘对李义庭,我那盘棋平平淡淡地和了,杨官璘却输给了李义庭。这个消息一传出,外面开了锅似的热闹,因为这样一来,最后下午这两盘棋只要有一盘和棋,我就会拿到冠军。我开始也是奔冠军来的,没想到冠军一下子离我这么近,心里非常高兴。这时马宽来找我,说:“祝贺你,这回你一定得冠军了。”我说:“怎么呢?”他说:“何顺安现在无心恋战,他怎么下都是第六名。你不知道,过去他和杨官璘关系很不好,不会跟你拼的。”我说:“是这么回事。”然后他又说:“这盘棋你和了就是冠军,那还不容易。”他说着还给我摆了个变化,说:“何顺安要是走五七炮,你就走一盘屏风马平炮兑车的布局,他来压马你退炮打车,他一平车你就退窝心马,他一捉你一打,双方不变就和了。”我当时觉得这主意不错。
下午比赛,何顺安果然走了五七炮,我走的也是屏风马,退炮打车等一系列变化都按部就班,当他车三平四时我本应上一步士,这样局势平稳,但我按马宽说的退了窝心马。何顺安平车捉炮,我进马打车,我想这盘棋要和了。没想到何顺安突然变着,一下将车退回河沿。原本双方不变是和棋,他变着了,我马上觉得不对,我退马干什么,应该上士,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想坏了,我中马宽的套了。可是后悔也没有用,这盘棋最终还是不明不白地输了。后来我才知道有人出面求何顺安帮忙,希望杨何二人和好,这个人对何顺安说:“你一定要帮这个忙,要是小王得了冠军我们回南边也没法交待。”马宽与何顺安的关系最好,所以马宽才来给我下“蒙汗药”。那人又找罗天扬说情,希望李义庭能让了这盘棋,因为如果水平差不多少,想和一盘棋还是容易的,但李义庭不愿意让棋,因为他赢了的话小分很高,要得亚军,和或输都是第四,便说如果能赢就不会让。结果杨官璘开局走了个一车换二,让李义庭几乎没有赢的可能。这盘棋杨官璘获胜,同时也登上了冠军宝座。煮熟的鸭子就这样从我嘴边飞走了。晚上广州《象棋》月刊编辑部开庆功宴,吃的是烤鸭,不过这只鸭子对我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后来我虽然知道了很多事,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好以后再报这一箭之仇了。(待续)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马2进3
3、车一平二 车9平8
4、马八进九 卒7进1
5、车二进六 炮8平9
6、车二平三 炮9退1
7、炮八平七 炮9平7
8、车三平四 马7退5
此着可走士4进5,演变下去,局势平稳。实战中红方走车四进二,黑走炮2退1打车,此时红方如车四退一,则炮2进1,按当时规则,两打还一打,双方不变作和。实战中红方没有走车四退一,而走车四退四,发展下去,黑方不利。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
——周镇明著 2010年8月第1版
第八章 香江夺冠(节选)
1949年,香港成立了中国象棋研究会。自弈和董文渊后,杨官璘在香港棋坛上也有了些名声,引起了棋界人士的注目。不久,他经人介绍加入了香港象棋会(中国象棋研究会的前身),成为一名会员。
杨官璘成为香港象棋会员赛冠军。
杨官璘在香港首次夺冠的同时,亦即1950年夏天,上海名棋手何顺安亦设擂于加山南华会,迎战香港全雄。香港新冠军杨官璘与之比赛,一胜一和;亚军李志海一胜一负,白乐奕则是两战皆败北。
当时何顺安从上海跑到香港,随身行李财物被人偷个精光。一个靠博弈为生的棋手,他乡被盗,举目无亲,真是,妻慎惶惶!倘若那时何顺安名如“七省棋王”周德裕,则还可借名作赛慢慢地筹些盘缠,但此时何顺安还未闻达于弈林,在这人情薄如纸的香港有谁会请一个无名之辈来作赛?万般无奈之下,何顺安只好找到有同乡之谊的棋评家王兰友,王兰友又带着何顺安找到黄启康,这才得以暂解生存之危。
虽然黄给了何顺安一些日用零花钱,但终不是长久之计。他和王兰友一商量,便想为何顺安举办个棋赛,以筹路资。可何顺安名声有限,只能找名手与之对抗,才能吸引棋迷观战,多卖门票。当时香港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号称“八省棋王”的董文渊了。于是黄、王二人找到董文渊,董见对手是个无名之辈,胜之不武,败则丢脸,加之棋酬分成问题谈不拢,于是断然拒绝对弈。
王兰友、黄启康到此时已茫然无计,杨官璘得知此事后,大动侠肠义胆,他以全港冠军的名义号召,与何顺安进行公开表演赛。虽然他驰骋棋坛时间不算太长,却已饱尝落魄江湖的辛酸,推己及人,对何顺安的遭遇感同身受。尽管此时他只是个新冠军,名气还不如“七省棋王”董文渊的名气大,但登高一呼,倒也顺应者众,如是遂成了何顺安在香港设擂于加山南华会一事。
擂台结束后,何顺安尽管负于杨官璘,但分账所得,除了还黄启康饭钱外,余款返上海已绰绰有余,但杨官璘还是把自己所赢来的棋资悉数给了何顺安。何顺安对杨官璘感激之余,又觉得欠了杨官璘的一份人情。
对于杨官璘的此举,香港棋坛誉为:“弈士虽寒,其行高雅。”但杨官璘以后从不提及此事,只谈与何顺安的棋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