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产生的年代不详。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 国时代文化名著的《楚辞. 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 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著也,行 六棋,故曰六博。”。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第六十九卷.苏秦列传》 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 广泛流行。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另据《说苑》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 孟尝君,曾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当时,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 经很流行下棋了。 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 响。传说无从考证,多半是后人附加的。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文学家庾信 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说明当时象棋已经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遗憾 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失传了。而《续藏经》记载:“划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 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在唐朝之前的象棋没有炮,这恰好和中 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相吻合。加炮之后象棋,才和现代的象棋相近,或者说初步成为现代象 棋的雏形。 进入明、清两代,象棋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名手辈出,佳作如云,涌现出一大批如周廷梅 王再越、吴梅圣等出类拔萃的象棋国手大家。棋理棋势的研究更加深化,促进了象棋文化的发 展。是古代象棋史上的黄金时期。 建国以后,老一代象棋艺术家杨官磷、新一代象棋国手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后起新秀许银 川以及我的老师赵庆阁等一大批象棋工作者,总结发扬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勇于创新,锐意进 取,使象棋文化的更加绚丽多彩,真正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