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围棋还是象棋,都不乏常青树。日本的藤泽秀行、大竹英雄、加滕正夫,韩国的曹薰铉、徐奉洙等人,都算是某时期的常青树。象棋界,杨官磷、胡荣华、刘殿中、柳大华等人也算是某时期的常青树了(特别是胡)。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常青树,一是棋类项目主要靠脑力,与科研相似,棋手的运动寿命漫长,可从三五岁一直延伸到五六十岁,甚至更长,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拥有出类拔萃者。二是棋手的自身努力。大凡能成为常青树者,都对棋道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那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三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姜是老的辣”这句话用在这里颇为合适。由于常青树拥有上述二、三项等的因素,因而大大弥补了由于大龄带来的体能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足。反观年轻棋手,优势虽然很多,体能就别说了,那种强烈的求胜欲望、可以点火的激情等优势是常青树再怎么“青”也比不上的,但是年轻棋手的实战经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栉风沐雨的意志都比常青树们欠缺。所以,较量起来,常常势均力敌。从某种意义上讲,常青树是年轻人栽培出来的。要想让其不再常青,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比它更加挺拔。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把年轻人自己的优势扩大,同时把常青树的优势缩小。这不能被动地光靠时间老人,否则,谁知道这些常青树还要“青”多长时间?那岂不是把媳妇熬成婆了?
一万年太久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