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兵七进一、卒3进1)或者(兵三进一、卒7进1),这就是弃卒变布局。
弃卒变布局,属于相对冷僻的布局类型。目前在正规比赛中已经见不到了,但在一些业余爱好者的对局中,有时也可以见到这种局面。黑方通过放弃一个卒让红兵冲过来,通过飞象捉兵、跳马、出车,以较快的出子速度来与红方对抢先手(就是所谓的“弃卒抢三先”)。现代布局理论认为,黑方第一回合弃卒是错误的。红方所面对的课题是,如何充分利用黑方第一回合着法的不合理性,使己方局面尽可能的占优势,并且平稳地取胜,而使得黑方没有任何反扑的机会。
关于这类布局,目前已出版的棋书中也有所介绍。下面先看一下布局书上的论述:
以下三局选自《象棋布局陷阱》,从中可以看到这种弃卒变的发展和演变。
最早以前,黑方这种布局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红方很快会失利。(见下图演变)
但是,红方通过研究,发现第三回合把兵七平六改为兵七进一,则可以取得优势。(见下图演变)
后来,红方相继研究出一些布局套路可以取得胜势。(见下图演变)
除此以外,其它布局书上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从具体着法上来说,是大同小异的,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通过这些布局书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双方的局势非常微妙,往往一着不慎就会失败。尽管目前普遍认为,红方可以占优势,但黑方也是有一定的战术手段的。书上作者给黑方拟定的着法也并非是最顽强的,所以,红方有时候是在黑方的“配合”下,才会逐步占优势并取胜。
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红方要尽可能地走出最为精确的着法,来应付黑方的这种弃卒布局。以往布局书中所拟的着法,红方的着法可能不是最顽强的。红方如果要尽可能的占优势,布局阶段己方的着法就要符合布局基本原则而迫使对方违反布局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大致有这么一些:布局阶段迅速出动强子(车、马、炮),在没有非常必要的时候尽量少走弱子(兵卒、士象),两翼子力均衡出动,避免某个子力连续走动过于频繁。所以,红方在布局阶段的着法,要符合这些原则。
下面举例说明:
例1:
例2: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红方布局阶段在兵吃卒过河后,一般不去连续走动这个过河兵,而是出动其它强子,然后根据需要在恰当时机再去走动这个过河兵。红方要让这个过河兵成为黑方的一个负担,让黑方很难受,若象吃兵则局面不协调;若不吃兵则此兵将会成为黑方的一个潜在隐患。这样一来,红方的局势就非常稳,逐步地扩大优势。黑方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第一回合黑方弃卒是错误的,这是肯定的。
至于说黑方有什么顽强的抗衡手段,假如红方接下来连续走动这个过河兵,那么黑方就顺势跳马、出车,这应该说是黑方最顽强的手段;如果红方第三回合出动其它强子,比如:跳马、摆中炮,等等,那么,黑方应该说是很难防御的,不存在什么顽强的手段。
红方第三着走马二进三,战略思想是先出动大子,当然此着棋也有走炮八平五的变化,可能更加直接一些。另外,按照传统布局书上的着法,走兵七进一,可能效果不一定好,黑方也是有许多反击手段的,红方行棋效率不高。
另外,黑方那步不走马8进7,那么走什么棋呢?
马2进3应该不行,红方继续兵七进一,黑马还要逃。
象5进3飞兵?还是马2进4?或者还有其它什么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