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是让车“身兼数职”的情形。对弈双方是广东刘星(执红)与北京臧如意。黑6路车占据河口高位,正叼着红八路炮,守着己方河口这条横线;同时,此车在红马入槽时又可退回下二线来蹩马腿。实战中,红方走出巧妙的一着:炮八平五!虎口献炮,强占要隘,一举攻克将府。因为要防红马卧槽,黑车并不能吃炮;如马4进2化解“铁门栓”之杀,红又有前车进三弃车打将,逼黑马回头,再马四进六挂角的闷杀。
相比之下,图四就较为复杂一些。这是河北名将刘殿中执红对河南李忠雨在一次全国赛上弈成的盘面。现在黑士角炮正牵着红方车马,红该如何摆脱牵制呢?实战中刘大师弈出惊人的一手:马四进六,扑马弃车!由于红车和中炮分别捉着黑双马,黑接受弃子用炮吃车也是不得不然。因为并不能走马2退4,那样红可车四进五硬砍马得子(黑如马4进6,马六进七再炮九退一成杀)。那么,黑炮吃车后,红方又有怎样的攻击手段呢?刘大师用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雷霆一击解答了我们的困惑——
炮九退四!
直到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黑2 路马也是“一身二任”,既要防范红马入槽,又要阻止红炮平中(形成重炮杀)。可以说这只黑马的“一身二任”,是红方通过巧妙的弃子攻击人为“制造”出来的。这比只是简单地对对方阵形中的薄弱环节加以利用,显然又高出一筹。
应当指出,“利用”对方弱点和“制造”对方弱点,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在本网“象棋资讯”版块中,赵国荣执红战胜于幼华(刚刚结束的嘉周杯)一局,其末后杀法也印证了这一客观规律。有心人不妨点击观看,自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点启示:
其一,当对方阵形中出现某子“一身二任”的情况时,我们应敏感地意识到,这多半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而利用的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对A点的弃子攻击(迫其离线或离位),达成对B点的最后一击。
其二,当对方某防守要子因肩负重任、难以离线或离位时,应围绕其防范区域,设法再建立新的攻击点(或攻击路线),使其顾此失彼,无法两全。
事实上,对“一身二任”的攻击手段,即是弃子战术中的“弃子调离”。(顺便说一句,以前书中将其称为“弃子引离”是不准确的。因为“引”字并不具有“强制性”的含义。当一方弃子时,对方处于可接受弃子和不接受弃子两种可能时,这一弃子手段应称为“弃子引离”,即以弃子为诱饵,引诱对方受子而离位或离线。而另一种常见的情形是,一方弃子后,对方不得不接受弃子,是具有强制性的,即所谓“命令型”,此手段应称作“弃子调离”。当然这是题外话了,俟以另文论述。)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锥子没有两头尖。”对象棋弈战中防守的一方而言,“一身二任”或“身兼数职”,希图“事半功倍”,一子两用,愿望是好的,但事实上却很危险。因为,假如对方无法围绕此防守要子建立两条不同方向的攻击路线,则此子的“一身二任”云云也就无从谈起。
学棋偶得,仅供参考。请棋友批评指正!
棋文并进!!!佩服.偶可是忠实读者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