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帖子,一些同仁提出的解决方法不错——谁是循环的始作俑者,谁变着,不变作负。
如图,红炮反复叫将、瞄马,黑车反复捉炮,这是一种典型的长打对长打棋例。
假如红炮在叫将或瞄马之前并未被黑车所捉,那么循环的始作俑者是红方,必须变着;否则循环的始作俑者就是黑方,判黑方变着。
这种判法通过查看棋谱很容易得知哪方是始作俑者,还有利于电脑程序判断,是可行的。
现实生活中的纠纷,老百姓的判断方法很简单,谁先打人,谁就是肇事者(俗称“事头”),谁就不占理,请来法官、律师,也是一样的判法。
具体到中象棋规,可以学习借鉴这种判法,谁先打(将、杀、捉、抽),谁变着,这种判法合情合理,普通老百姓也好,法律界人士也好,都会举双手赞成。其实老百姓早已在有意无意之中认可并应用这种判法,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只是没有形成白纸黑字的条文而已。
棋例的出现,归根到底往往是一方想占便宜却阴谋不能得逞的行为造成了循环棋局,妄图不变作和,甚至反败为胜,俗称“耍赖”,所以一定要从根源上追究谁是肇事者。而棋规的出现,正是为了制止这样的循环,简单的说就是,将不死的不能翻来覆去的将,杀不死的不能来来回回的杀,捉不到的不能一个劲儿的捉,棋规的关键与核心是如何判断谁在循环将、杀、捉,谁是肇事者,就由谁负责任。
作为上述方法的补充,一打一闲对两闲、一打一闲对一打一闲、两闲对两闲的棋例,另外一种解决方法也很有趣和值得探讨,凡是棋例中不变作和之处,一律由先走方一般是红棋变着,以抵消先走的优势,更加体现公平的原则,同时使比赛更加激烈,减少和棋。
循环导致了棋例,用以上判法,棋例争论可以停止了,裁判也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甚至到了跟裁判说再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