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黎德志在“威凯杯”等级赛中
中国棋牌网讯 “如果今天这盘棋能赢下来,我还有希望,但我太想赢了……”黎德志无奈地摇摇头,苦笑着说。
7月18日,“威凯杯”全国象棋等级赛打到第8轮。此前,来自广东的业余棋手黎德志以4胜3和积11分的成绩,在140多名选手中位居第三。但因求胜心切,他在第8轮中不敌北京棋手任刚,搏取象棋“国家象棋大师”的梦想再一次破灭。
冠军拿了一箩筐
黎德志,1972年生,广东棋手。他的成名史,颇具传奇色彩:上高中才正式学习象棋,五六年之后,便成为象棋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所有的业余棋手中,冠军数量最多的人,恐怕只有他了。
黎德志从小受父亲影响,酷爱象棋。1989年,因为上高中,从农村来到城里,才接触到象棋培训班,才知道有象棋比赛能打,于是黎德志一头扎进了楚河汉界的世界里。1995年他横空出世,首次夺得了广州市象棋甲组联赛个人冠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仅这一项比赛他就7次获得冠军,同时,广州市和广东省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他拿了数不清的冠军。竟有人戏言:广州省的冠军奖杯就是给黎德志做的。
让黎德志最得意的一次比赛,是2010年“海峡两岸杯”象棋比赛,他现在回忆起那场比赛还很高兴:“当时有赵鑫鑫、于幼华、王天一、柳大华、谢靖、孙勇征这些大师,那个比赛我拿了第一名,六胜一平。”
令人拍案惊奇的是,在黎德志的象棋生涯中,他主要依靠电脑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他是自学成才的。
从1996年起,黎德志就梦想着要拿到一个“象棋大师”的称号。然而,直到18年后的今天,这位自学成才的棋手,一直未能实现梦想。
图为黎德志在“威凯杯”等级赛中与任刚(左)对局
维持生活靠比赛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下,用“清贫”两个字形容黎德志的生活,不算过分。
每个月大约两三个比赛,除去少而又少的某些邀请赛,黎德志需要负担全部的费用。这次来北京参加全国等级赛,他提前在网上预约了中国棋院附近的如家快捷酒店,一天大约要300块钱。晚饭就在旁边的小饭馆里解决,“有时间的话,我们也去崇文门新世界那边,那里吃的东西比较多一些”,黎德志说,“这次比赛是肯定要亏了,希望明天最后一轮能赢下比赛,少亏一点。”
自从踏上象棋之路,黎德志放弃了考大学,放弃了工作,打比赛、下棋就是主旋律。这样的生活,尤其在广东这种经济发达的省份,这样选择的人只有他一个。“就是在打比赛,有合适的比赛就去打。仅仅维持生活,也没有什么赚,”黎德志说,“我不懂做生意,觉得如果现在就不下的话,这几十年的象棋生涯就等于是浪费了。”
黎德志说,这样的生活很累,尤其有一些业余比赛安排的密度很大,一天要下三四盘棋,非常累。而且,现在奖金稍微高一些的比赛,就有职业棋手参加,好成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缘来缘去缘未到
黎德志曾经分别代表云南队、河南队、沈阳队,打过象甲联赛,却始终没能迈入“职业棋手”的门槛之内。他说这是因为广东队水平实在太高了,如果在别的省份,情况可能会好一点。
国家象棋大师的称号,每年有两次机会:一次是全国象棋等级赛,一次是全国象棋个人赛。等级赛有一百多人参加,只有第一名才能拿到这个称号;个人赛的名额比较多,参赛人数也相对少,但因为有很多职业棋手参赛,黎德志只在甲组、乙组之间上上下下,竟没一次进过前16名。
黎德志的朋友圈子中鲜有女孩子,这些年奔波于比赛,也没时间出去“艳遇”,现在,他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也都耽误了。他说:“这是我下棋以来,让我感到压力最大的一件事。父母倒是没怎么催,但那种压力是无形的。”
“国家象棋大师”的称号,到底对黎德志意味着什么?
黎德志说:“这是我的一个目标。有了这个称号,我就可以去做些培训工作,不必这么紧张的比赛,我的生活,也能相对平稳一些了。”
他要追求的东西,或者说他需要解决问题很多。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像那个虚无缥缈的缘分,在没到来之前,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刘毅)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棋牌网
那天下午看到黎德志负任刚,感觉一座大山再次轰然倒下了。不过黎虽然再一次倒下了,但是这么多年来他对棋的执着也并没有白费——黎德志虽然不是大师,但是已经俨然成为了一座大山,只有大山才能让人有轰然倒塌的感觉。希望黎德志能早日圆梦,成为大师和专业队棋手。